2、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货币存量占GDP的比例出奇的高,图10、图11分别给出了中国经济M2与GDP的比例,以及和OECD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比较,从图中看出,中国经济中货币量占GDP比重高达150%。
如此之高的货币存量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我们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不断上涨的M2使得国家有财力有能力获得铸币收入,以及通过这种方式向居民和企业借款弥补了财政的不足,但是这一基本格局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无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如此之高的货币存量的驱动下,中国经济的资产价格不断攀升,不仅远远超过了中国经济自身在当前发展阶段所能支撑的价格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超越了当前发达国家的资产价格水平。如此之高的资产价格如果不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的加以调整,一定会使得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巨大的堰塞湖——我们资产价格的高价位与国外相对较低的资产价格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大量的资金聚集在中国的经济体内。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短期内涌向境外市场,导致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巨大的冲击。这就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不敢、不能迅速迈进的一个基本症结。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基本方向应该是逐步地收紧货币政策,适当的降低中国经济货币存量占GDP的比重,通过这个方式来减少中国经济资产价格与国外的落差。
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传统的货币政策当然是值得考虑的,比如说适当的提高利息率,增加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各种方式减少金融机构投机性投资的货币供给,如二套房的贷款。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中国经济中非银行存款类的资产的供给,如股票、债券等等。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这些金融产品的质量,力图通过这些方式来做实中国经济的资产价格,减少中国经济与外国经济的资产价格的落差,为中国经济资本市场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创造条件。另一项非常重要的需要渐进推进的政策就是逐渐的增加有序的资金外流。所谓有序资金外流就是,在国家总量可控、方向明确的条件下,允许中国的一部分资金流向境外。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调节中国大量资金淤积的情况,比如说正讨论已久的有可能在近期内推出的股票市场的国际板。国际板的本质就是通过引进一部分国外的高质量上市公司的方式来把一部分的外汇储备,一部分中国境内的资金让外国企业带走,流向外国的机构。当然,这一流向出走同时也会为国内居民带来实惠,因为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上市后将会对中国的股民和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投资回报。
结语
本文论述了西方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我们认为西方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危机前、危机中更加严峻复杂,因此中国经济到了非调整结构不可的时候。这一轮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经济结构调整并不是新的课题,是长期以来学者们必须研究的一个话题,尽管在不同的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具有不同的内涵。我们接着分析论证了经济结构调整的表象,以及其在经济体制及发展战略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采取宽松财政和适度从紧的紧货币的经济政策。我们相信,在改革开放30年的基础之上,我们有了深入人心的市场经济的体制,有了比较扎实的经济物质基础,下一轮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一定会迅速展开和实施,经济结构调整的实效将会比较突出,也一定能够为未来经济发展,为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大国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