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让中国企业界震惊的一年。自杀、罢工、加薪……这一切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也促使我们反省所谓“中国模式”的得失。
富士康在员工N连跳后,开出20万元到60万元的年薪招收心理医生。深圳市政府也派出心理医生进驻。公众的目光迅速投向了一个过去被长期忽视的问题:经济发展的心理面向是什么?这就是本章讨论的核心。
所谓心理面向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管理心理,即那些组织经济活动的人如何理解人的心理机制;另一个是受众心理,主要是指那些被管理的员工在经济运行中的心理过程。
下面的讨论从第一个层面开始。就富士康而论,需要心理咨询的并非仅仅是员工。如果富士康的制度是建立在错误的心理学基础上,我们是否应该对这种制度以及创造这种制度的人(包括老板郭台铭)也进行“心理咨询”呢?
在对富士康事件的种种讨论中,我们大致能够获得这样的共识:这不仅仅是富士康的问题,整个中国社会都有责任。富士康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写照。
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在中国的制造业中,富士康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属于最为领先的,职工待遇也相对较好。富士康成为公众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其树大招风,而并非问题最严重。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分析这棵“大树”的病症对我们理解整个中国经济就更有启发意义。领头羊如果走错了,整个羊群也都会误入歧途。
富士康向我们揭示出:中国的市场经济有心理病。中国的主流市场经济理论也是建立在错误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所以,本书的第一个使命不仅是对富士康的管理层提供心理咨询,也是对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提供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