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达目的地后,他们的心境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推销员甲欣喜若狂,推销员乙心灰意懒。这是为什么呢?看看小岛上的居民你就会明白。因为地处热带,岛上的居民一年四季都不用穿鞋。推销员乙说:“在这种不需要鞋子的地方推销鞋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做不到。”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推销员甲却兴奋地想:“这里找不到一双鞋,市场潜力很大呢!” 于是,他二话没说就让公司寄来了一批软塑料凉鞋。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推销本领,先和居民打成一片,然后又把鞋子免费送给居民试穿,大家试穿了凉鞋后发现,这种鞋子既透气又不怕水,还能够防止蚊虫叮咬,保护脚不被石块戳伤,舒服极了!于是乎,人们争相购买,很快,推销员甲的鞋子销售一空,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当他回到公司后,立刻被升任为“金牌销售员”,而推销员乙则依旧在底层摸爬滚打。
现在,你还会说是客观环境的错吗?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在没有路可走的时候往往就是创造奇迹的最佳时机。摆在甲和乙面前的困境是一样的,甲凭借自己的韧性开辟了一条蹊径,而乙却早早地打起了退堂鼓, 将自己“收押”了。综观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有多少人不是在没辙的时候崛起的? 在享誉全球的《蓝色狂想曲》诞生之前,乔治·格什温只不过是位名气一般的通俗音乐作曲家。一天,一位爵士乐团的指挥找到格什温,拜托他创作一部“庄严的作品”,说白了就是交响乐。格什温非常有自知之明:“我擅长通俗音乐,却对交响乐一窍不通,您还是另请高明吧!”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是这位指挥家似乎已经铁了心,一定要请格什温来写。怎么办?这天早上,格什温像往常一样打开报纸,突然看到一则让他大跌眼镜的新闻: “三周后,乔治·格什温的首部交响乐作品将在音乐厅隆重上演。”就在格什温哭笑不得的时候,那位指挥家正在窃喜:“这下,格什温不写也得写了。” 这就是他的妙计。
格什温没想到对方会使出这种“战术”,如果不写,自己的名誉将毁于 一旦;如果写,又毫无经验。这不是把人往死胡同逼吗?格什温心中又急又气。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格什温硬着头皮开始着手交响乐的写作。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不仅在有限的期限内完成了任务,还创造了音乐界的奇迹--《蓝色狂想曲》!这部作品在首场演出就赢得了一片赞誉,并使格什温踏入了“世界知名作曲家”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