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 有贪心就会有生气(3)

不生气的艺术 作者:任惜语


同理,在追求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则会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即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含苞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时的感觉最佳。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畛域之中。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算尽,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浇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是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醉心于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样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贪心,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白搭。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快乐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面对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能够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并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

人类对财富名利的看法,由于认知上的不同,导致了它性质上的不同,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感受也不同。财富的积累绝不是坏事,正确地认知财富能够让我们认知贪念。那么,财富多了也能使你更积极、更向上、更勤奋,但不贪婪。此外,贪婪的人不一定能真正获得大财富;而不贪婪的人往往能容易获得大的财富。

拥有现有的,创造未来的,在贪念面前保持平常心。贪与不贪,在于你心的境界对财富名利的认识。只有不断地修正人生目标,你才能获得健康;只有不断更新人生的目标,你才能获得快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