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我们一直到死,对于自身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觉得完全满意、不求进步、不想改良。”其实,人们不仅对地位从不满意,对相貌、对财富、对才能、对人际关系、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真正满意,总会挑出不足的部分加以改良,有时候,拥有越多的人,不满意程度越高,改良的热情越大——最美的女人最爱打扮,因为打扮成了她的生活习惯,最有学问的人最爱学习,因为学习成了的习惯,最有权势的人最热衷于权势,因为抓权成了他的习惯,最有钱的人最计较金钱的得失,因为赚钱成了他的习惯。
反之,有些人拥有的不多,虽然总是处于不满意状态,改良的积极性却不高,为什么呢?改良的难度太大,需要投入的成本过多,没有改良成功的自信,于是听之任之,甚至自暴自弃。所以,相貌平凡的人可能最反感美容,知识贫乏的人可能最反感读书,草根人士可能最反感争权夺势,资本全无的人可能最反感经商营利。只有极少数目标远大、意志坚定、决心强大的人,拥有越少,斗志越强,能够持之以恒加以改良。
人不安于现状,要求进步,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时怀不足,对自己过于挑剔,就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无一刻称心如意,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气;对自己过于迁就,就可能产生自弃心理,不思进取,甚至形成扭曲的价值观,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无论自卑或自弃,都会带来无穷的烦恼。
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一方面,真心地接纳自己——我就是我,我拥有的一切都是我所当得,我目前处于最合理的状态;一方面,努力改良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接纳和改良,似乎存在矛盾,既然接纳,何必改良?既然改良,怎会接纳?其实,世界本是矛盾的统一,在接纳中改良,在改良中接纳,才是人生最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