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奥古斯都是有意将自己的公众形象限定在 30岁的青年期。他的责任在于实现恺撒生前描绘的蓝图。恺撒很晚才开始“光荣的公职”生涯(他只有 50多岁的雕像),相对于恺撒的非凡的个人魅力,彰显自己的年轻,是奥古斯都呈现自己存在感的最有效的手法。而且,奥古斯都想要为他的新生罗马,树立一个和平、开朗、没有侵略性的国家形象,充满活力的30 岁是最好的形象代言人。击败安东尼登上权力最高峰的奥古斯都,正在使用他手中的权力,建立一个罗马的新秩序。这个新秩序的特性,在看似与之无关的雕像、货币中都有显示。作家眼中的奥古斯都罗马历史上,奥古斯都的重要性仅次于恺撒,准确地说是不相上下。由20 世纪一批顶尖的专业研究者的论文编辑而成的《罗马通史》中,有关奥古斯都的篇幅可以与恺撒的匹敌。可见,奥古斯都的一生既有写成详细传记的价值,且内容也不乏魅力。
事实上,有关奥古斯都传记的数量非常少,大概不足恺撒的十分之一。这些传记图书基本上都是由研究者们所著,作家几乎没有写过奥古斯都,至少著名的作家没有相关的作品。这其中必有理由,我推测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奥古斯都不是能引发作者写作冲动的人物。我再次强调,他不是一个乏上、中图:奥古斯都头像;下图:刻铸在奥里斯金币上的奥古斯都侧面像(公元前2 年—公元1 年左右)善可陈的男人,他有足够的魅力,但不是那种会令人热血沸腾的魅力,他沉稳 的特性反而会使人越发清醒。前一种魅力叫人感动,而后者令人敬佩。这大概 就是打下江山和稳住江山的男人的不同之处吧。
所有的文字工作者都知道,笔下人物的魅力是激发创作热情的重要因素,只有心灵被深深地打动,作者才有可能写出超越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