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诸侯都是庞培时期的“罗马的友好同盟”,在法萨卢斯会战期间大多站在庞培一边。世易时移,如今的胜者变成了恺撒,曾经支持庞培的诸侯们又重新向恺撒发誓效忠罗马。恺撒以他个人和国家的名义,与各诸侯交换了“罗马的友好同盟”誓约,并要求他们与罗马共同维持地中海东岸地域的安全。恺撒留下族人塞克斯提 ?恺撒担任维护双方关系的驻地大使后,乘坐由阿卡送来的船,往小亚细亚南岸的奇里乞亚驶去。因为如果走陆路,恺撒必须要从北方绕经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战争的遗迹伊苏斯才能到达,而走海路的话,只需不到两天的时间。
奇里乞亚也是罗马的行省,首都是大数。恺撒在这里,仍采取了同样的安抚手段。罗马作为宗主国,有责任和义务调解被统治民族间的纠纷;当行省和领土外的国家发生冲突时,也有责任和义务保卫行省各民族的安全。只有履行了上述义务,罗马的霸权统治才能受到行省人民的认可,才能继续一统“罗马的友好同盟”。
除了“友好同盟”各民族之间的问题,各宗教间的关系也需要罗马调停、裁决。恺撒的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不仅认可犹太教,也在神殿再次认可自古希腊时代就已经产生的东方各宗教。
罗马霸权统治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种罗马世界,古人也称之为罗马帝国。因此,在进入正式由帝王统治的 200年前,即从打败迦太基开始,罗马便冠以“帝国”、“共和国”的称谓载入史册。“帝国”两字代表的仅是罗马的霸权地位,因此跟国体无论是帝王制还是共和制都不与之矛盾。《罗马法》是这个帝国共同的行为规范,希腊语和拉丁语是通用的官方语言。因为罗马时代,整个东地中海地区都属于希腊语系,那时的公告和碑文都是以希腊文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