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为与孩子情感互动的伙伴
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温暖
少年夫妻老来伴、多年父子成兄弟等,说的都是长期的共同生活,双方的互相了解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因此,彼此的关系达到了不可分割的状态,彼此的互动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即便父母远在天边或已辞世多年,他们仍是孩子精神上的陪伴。只不过,这种陪伴的质量、关系的好坏,因人而异。
父母和孩子都是“建设家园”这一工作的合作伙伴。无论孩子的成就如何,无论孩子与父母是否同居一地,这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关系的建设与演变,是伙伴间永不停止、无法切断的联系。
两只玩具母猴的启示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人具有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且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
案例
195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Harlow)做了一系列的幼猴实验,旨在调查成长的需要是否只是由生存等所谓的基本驱力来满足的。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母猴分离,并在室内放两只玩具母猴。一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编成的,虽然触感冰冷坚硬,但是能提供奶水;另一只玩具母猴是由毛绒布和泡沫橡胶等柔软温暖的材质做的,但是没有奶水。实验证明,幼猴更愿意与绒布母猴待在一起。与绒布猴子待在一起的幼猴表现得更安静、更好奇、更安心。
这个实验打破了“有奶便是娘”的结论,验证了约翰·鲍比尔的依恋理论。从很小很小的时候起,我们活着就不只是为了吃饭,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为了有安全感、为了快乐、为了得到爱。
依恋的发展
多年前我读过一个美国驯马师写的一篇文章。这位驯马师说再烈的野马都会被他驯得俯首帖耳。他在文中写道:“我会在草地上驱赶着一群马嬉戏、玩耍。此时被驯的那匹野马会站得远远的。我不去理它,装作没有看见它,继续指挥着马群游戏。渐渐地,这匹野马开始被吸引,它慢慢地靠近了一些,但仍然心存犹疑,我还是不理它。慢慢地,野马越靠越近,它想加入到马群中来。而我却要阻止它靠近,把它驱赶出去。它显得越来越烦躁,越来越焦虑,被赶走时显得悲哀、恼怒和恐惧。这时我要把握好分寸,如果太快接纳它进入马群,它不会对我心存感激而尊重我的权威,顺从我;如果一直拒绝,它又会放弃加入马群的尝试,彻底走开。”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中出现的是一些现实生活中、古代以及文学作品中的那些孤独的、离群索居的、隐身遁世的人。无论他们表现得多么倔强、多么骄傲、多么孤芳自赏,他们内心的落寞与孤寂、悲伤与渴望、矛盾与扰动……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