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张春江的能力、魄力备受关注,年纪轻轻且仕途一路风顺,但业界对他的评价仍是褒贬不一。他早年得志,2000年初即出任信产部副部长,分管电信监管。2003年5月,张春江被任命为中国网通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
一位跟从张春江十余年的老部下称张春江为《中国电信管理条例》的“发动机”,无论在信息产业部还是网通,张都希望有所作为,但位高权重,牵涉利益太大,诱惑太多,树敌也多。也有人士称,张为官为商都不宜,出事是迟早的事。
真正最让张春江的“人际关系”和“口碑”蒙上阴影的,是其在网通的日子。在网通内部,张春江并不受欢迎。网通上市时,管理人员共获得了1.47亿股期权,张春江本人获92万股期权,但他主动将其期权上交。在整合电信北方九省一市、小网通和吉通时,因岗位重合,张春江裁掉很多职位。2004年网通上市时,张又砍掉很多“三产”公司。
在张春江任上,2004年10月,中国网通集团完成了港股IPO。2008年中国电信业第三次重组,张春江由网通调任中国移动,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新任党组书记、副总经理。
所以张春江落马后,一度传出他在离任审计时查出巨额假账的消息,问题直指大小网通整合后至今仍未平息的上市争议。但最终此事未出现在张春江的审判中。
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于2002年中国电信业第三轮改革重组时组建,其前身包括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所属的北方十省份电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控股)有限公司(所谓“小网通”)、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是信息产业部原副部长奚国华。
1999年成立的小网通,最初由中科院、铁道部中铁通信中心、国家广电总局网络中心和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98亿元人民币成立,田溯宁任总裁。
此后,小网通还进行过海外私募,新闻集团、高盛、戴尔、新鸿基集团等海外投资方以3.25亿美元获位于香港的网通控股12%的股权。
小网通计划凭借互联网革命带来的宽带业务,立足于中国电信业。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小网通就面临着资金压力和市场难题。由于其股权复杂且涉及境外投资者,如何对其重组遂成为中国网通的头号难题。
2003年4月,奚国华回归信产部,重新出任副部长。当年5月,张春江则走出信产部,担任中国网通党组书记、总经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棘手局面:移动替代效应逐步明显,移动通信业务在高速增长,固定通话业务开始呈现萎缩;而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拥有移动牌照,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以固定电话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国网通,没有经营移动通信的牌照成为其致命软肋。
如何寻求到未来的成长出口,是张春江面临的最大问题。张春江上任后立即对吉通重组,采取了按实收资本1∶1收购吉通4.819亿元国有股权的方案。对于小网通,他则采取了另一种重组方案:除剔除部分国际业务,与中国电信北方十省份公司合并组建成立网通北方公司。原中国网通内部人士透露,合并的对价比例也是1∶1。
中国电信北方十省份公司拥有员工超过20万人,全年业务收入超过600亿元。小网通则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同时负债150亿元,到2002年仍然处于亏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