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表演(11)

功夫片的秘密:动作导演艺术 作者:张力


“虎背熊腰”是对身材健壮者的赞美。所谓熊腰,是指腰部瘦小而结实,是“倒三角”的“角”。对于大多数习武者和动作演员而言,腰部理应如此。

在武侠电影中,英雄经常要赤膊上阵,露出有棱有角的腰部。打斗中,连续的翻腾也是展示人物腰功的手段。南拳强调“腰马合一”,尤其是著名的“铁板桥”,更是展现打斗者武功水平的亮点。

《笑太极》中,袁日初与甄子丹比武功,两人扛着一摞米袋,从一根绳下通过,不能使米袋掉下。袁将米袋顶在胸膛,后仰成平角,以“铁板桥”的功夫从绳下顺利通过。

《醉拳》中,成龙便展示了过人的腰功,同时在打斗中通过“扭腰”、“下腰”、“挺腰”等动作表现了“何仙姑”、“铁拐李”等“醉八仙”招式,尤其是打斗中的“扭屁股”,成为功夫喜剧的常见动作。

《黑客帝国》中,基努·里维斯以“铁板桥”躲过对手子弹,是中国武术“腰马合一”与西方电影特技结合的精彩段落。

中国武侠片中,打斗者的腹部是自己保护和敌人攻击的主要部位,可以折射出人物身份和武功水平,也是渲染大无畏英雄气概的福地。

1. 八块腹肌,英雄特征

李小龙在《精武门》、《猛龙过江》中喜欢展示他“梯田状”的腹肌,既能突出健美身材,也是吸引观众的好办法。

2. 大腹便便,多是相扑

《冒险王》中,李连杰力战两名大腹便便的日本相扑手,他先被举起扔出,后连击对手腹部,肥肉晃悠,毫无反应。这种体形和动作的反差使打斗变得新颖有趣。

3. 盘肠大战,必为豪侠

张彻的《大刺客》、《新独臂刀》、《报仇》等,都让主人公的腹部成为决战中敌人的活靶,豪侠肠子流出,却能“以肠盘腰”,继续杀敌,让人振奋。

在英雄的腹部大做文章,彰显勇武豪气,这是张彻的首创,也应成为动作导演研究人体部位、深化动作内涵的切入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