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主义在德国的衰落和在美国的兴起凸显了欧洲人和美国人不同的民风民俗。时至今日,在美国,公开场合下赤身裸体依然十分罕见,因此裸体娱乐就成了休闲市场中快速发展的一个领域。
学者高力贡这样论述了“裸体主义的分裂”:
裸体主义受到冲击,也不能排除医学界发出的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会导致皮癌的警告,也使许多人觉得还是应该穿一点衣服,起到保护作用。
以德国最大的裸体主义组织“自由身体文化”为例。这个组织在德国各地经营裸体主义的营地、海滩和体育运动设施,制定有关规则,训练人员,同地方当局进行谈判等等。现在“自由身体文化”的正式成员只有六万五千人,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而到国内外海滩上行全裸或半裸日光浴但不参加任何裸体主义组织的德国人却有七八百万之多。
其他国家的裸体主义运动也都面临年轻成员减少的危机。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议应该让裸体主义者在他们的活动地点有权决定穿不穿衣服、穿多少衣服,而且如果他们决定穿,仍然应该把他们算作裸体主义者。
裸体主义者中的“原教旨主义者”当然不会同意这种“修正主义”的建议。他们说,在裸体营地或海滩上,只要有人穿上衣服,就会使不穿衣服的人感到不自然、不舒服,而且一定会有“窥阴者”混进去看热闹。
目前还是这些“强硬路线派”占上风,因为穿上衣服就违背了裸体主义的根本宗旨,根本不能再称为裸体主义。所以裸体主义运动的老龄化似乎无法避免。
裸体主义运动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金钱势力的介入。法国大西洋海岸上的蒙塔利维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裸体主义营地,每年夏天都会吸引大批裸体旅游者。法国商界人士迪迪耶·瓦谢尔看到这个营地有利可图,敌对性地出价收购。
他去到在营地上举行的股东大会上的时候,发现股东都是裸体主义者,而且一显裸体主义的本色,在会场上全都一丝不挂。他后来回忆说,当股东看见他和他的助手穿着衣服进去的时候,这些股东的表情好像是害怕他们会被这几个穿着衣服的动物生吞下去。结果他的收购企图失败。
随后,瓦谢尔改变策略,单独找各个股东交涉。因为他出价甚高,许多股东都秘密地把股权卖给他,使他最终控制了这个裸体营地。
因为瓦谢尔并不是裸体主义者,他买下营地不是为提倡裸体主义而是为了赚钱。可以想象,如果瓦谢尔发现,允许到营地去的人有权决定自己裸露的程度才有利可图或者更有利可图,那么他一定会修改营地原来的章程,使裸体营地名存实亡。
可见,金钱势力的介入可能是使裸体主义分裂的另一个因素。⑥
但是,“衰退说”也好,“分裂说”也罢,其实都可以算作裸体主义发展变化中的一个相对而言的现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裸体主义,并没有在世界上消失的迹象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