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三亚自发的裸体浴场,互联网上一片谴责之声,我发表博客文章表示支持,并且“强烈呼吁设立公开的裸体海滩”。这个倡议被媒体广泛报道,检索到的争论文章就有60多篇,我成为“焦点人物”,被《北京科技报》评为那一年度的“中国十大理性人物”之一。围绕此事件的相关争论,本书后面还会涉及。
经由这起事件,我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全国各地400多位裸体主义的爱好者加入我的QQ群。我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2009年3月15日,一些北京地区的裸体主义者组织了一次“裸体主义聊天会”,有10位男性与2位女性参加,我也参加了这次着装座谈会。那之后,这个群体又举办过数次着装的座谈会,我也参加了这几次座谈会。到当年下半年,人员构成基本稳定在7位男性与3位女性,还时有男性或女性偶然参加,并且最终建立了信任,到北京郊区进行了裸体主义实践。因为这个小组的人习惯于彼此称呼为“天友”(天体主义之友),所以本书此后提及这个小组时会以“北京天友小组”称之。
与此同时,我也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几位裸体主义的活跃推动者保持着交流。这些经历都对本书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
2009年7月底至8月底,我在台湾进行了一个月的学术考察,其间受到早有通信交流的台湾裸体主义的积极推动者张隆基先生的热情接待,参加讨论会,结识台湾各个裸体主义小组的负责人及成员,同台湾裸体主义者深入讨论相关问题。张先生认为:“两岸共同推动天体运动,既健康又有创意。”
回到北京后,我将台湾裸体主义小组的经验介绍给北京天友小组,这对北京的裸体主义实践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