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来说,一个4周大的婴儿,出生以后还没有出过房间,这个婴儿只看见过两个男人,一个是他的爸爸,另一个是他的叔叔,而且他们两个从来不曾同时出现。之后的一天,婴儿同时看到了爸爸和叔叔,婴儿惊奇地看着其中的一个,然后再看另一个,就这么看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两人也就很安静地站在婴儿面前,让他有时间仔细地观察。假若两人在房间里四处走动,或是说话分散了婴儿的注意力,这个婴儿恐怕就不会对他们印象深刻了。两个男人让婴儿有充足的时间逐一观察他们,从而使婴儿确信爸爸和叔叔不是同一个人。在这里,爸爸和叔叔所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构他的内在能力,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有一个成人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他在餐厅里看到一幅画了许多水果的画。婴儿看着画,接着做出假装吃东西的样子。此时的婴儿还处于哺乳期,但是他曾经看过成人吃水果。抱着婴儿的成人看见孩子模仿得那么开心又很有兴趣的样子,就抱着他站在画前,一直到婴儿兴趣索然才离开。这个成人真是非常懂得教育的真谛,他知道孩子模仿着成人的动作,进行着内在的练习。同样我们可能也看到过,有的小孩看见大厅的芭蕾舞者的雕像后,会立刻翩翩起舞。这也是因为孩子曾经看到过别人跳舞的样子,所以他清楚地知道雕像的姿态就是跳舞的动作。
孩子对房间中的某些东西会非常感兴趣,如果有人在房间里增添了一些新的东西,孩子马上就会发现,还会追问那是什么。对于父母来说,这时候应该耐心地给儿童解释这是什么以及有什么用途等,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应该早在儿童的感官开始对外界环境累积印象时,就对儿童进行观察并给予适宜的指导。也是在那时,生命开始依靠环境发展起来。
儿童所得到的第一个刺激就是感觉器官所提供的。比如,一个婴儿如果想到得到一样物品,他就会探出整个身体去拿。随着动作的逐步发展和协调,他慢慢地分解出各种运动,这里他再想要去得到所需要的物体,只要伸出手就可以了。再比如,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他的眼睛一直盯着一个正在讲话的成人的嘴唇。这个婴儿嚅动的嘴唇和偏向的头的固定姿态,表明他已经被那个成人的声音所吸引。到6个月大时,这个孩子已经可以掌握一些独立的音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