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燕南园57号的冯友兰(2)

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 作者:肖东发


1895年12月4日,冯友兰出生于河南唐河一个封建大家庭里。他祖上是清初时从山西高平迁来的,靠酿酒为业,到了祖父一代家境已经较为殷实,因此孩子们长到7岁便开始读书了。按规矩,自然是先从《三字经》开始,然后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后来冯友兰曾经说:“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字经》,……就是它,开头两句也是‘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

冯友兰的父亲是位进士,伯父、叔父都是秀才,可谓“书香门第”。在清代,当了进士就是踏上了仕途。父亲先是担任了一些杂职,后来派任湖北崇阳知县,不料只当了一年县官就病逝了。那年冯友兰13岁,有一件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他随母亲护送父亲的灵柩返乡途中,听到了慈禧与光绪去世的消息。

在冯友兰的人生之初,母亲的影响是很大的,让孩子努力读书是她最大的愿望。冯友兰的弟弟景兰后来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妹妹恭兰(也名沅君)成为著名的文学家,都与母亲从小给予的倾心关注是分不开的。比如沅君,幼时便被父亲许配了人家,长大后在哥哥影响下接受了许多新思想,一心想到北京女子师范读书,母亲当即同意了。有人提醒说,是不是应当同男方商量一下?母亲说,既然已经决定去了,那么既不必商量,也无需打招呼,否则万一对方反对,倒不好办了。可见为了让孩子求学上进,母亲始终是不遗余力的。辛亥革命后,母亲还当上了唐河县一所女学的学监,她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吴清芝”,还很正规地印了名片。她教导学生说:“叫你们来上学,是教你们一些新知识、新本领,并不是叫你们用新知识、新本领代替旧规矩。”这种“新旧相辅”的认识,对冯友兰日后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1910年,冯友兰和弟弟由伯父做主考上县里高等小学,接着他先后到开封中州中学、武昌中华学校读书。1912年,也就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他考入了上海中国公学。他离家越来越远,一步步走进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没有人能说明冯友兰为什么会喜欢上了哲学。冯友兰自己也没有作过太多的说明,他只是说:“对于逻辑的兴趣,很自然地使我特别想学西方哲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