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复问,难道后人中就没有人抓他的包么?
我说,当然有啊。只是后人没有办法穿越到先秦、两汉,看不到《庄子》的原本,于是只能勉强接受郭象注的这个糟糕的定本:总计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其中的内七篇,从体例和内容上来看,相对比较齐整,每一篇的篇名都是三个字,而且都是对于该篇大意的概括,这和外、杂篇只是任取篇首的文字起名截然不同。这也是今人多认可内七篇应为庄子自著,而外篇、杂篇或为庄子后学所为的原因。
当年苏东坡心喜《庄子》,多次研读,最后怀疑《盗跖》《渔父》《让王》《说剑》四篇为伪作。但他的这个说法直接越过了郭象,干上了司马迁。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所称道的庄子名篇中就有《盗跖》《渔父》。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爱庄子爱到考证真伪的苏东坡穿越到西汉,会不会和爱历史爱到据理力争的司马迁约架?其实,只要司马迁能拿出一部先秦的《庄子》原本,大概就可以轻松摆平苏东坡。所以说,考据这事还得靠时间和空间来解决,时间和空间不够的话,很多人努力做的解释,只要后人“穿越”出一个新的证据就会被全盘颠覆。比如像在长沙马王堆挖出个帛书《老子》来,有多少靠解释《道德经》吃饭的专家就彻底坐不住了。在《庄子》一书的真伪上,我还是期待我们的考古学家更给力一点。
友人沉默良久,说:这话靠谱。
我再次笑了,说,砚池堂主人是一个靠谱好才子。他写作《化蝶:庄子的密码》的目的就是:带人们穿越古今,用密码打开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