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宋香炉源流(1)

香识 作者:扬之水


燕居焚香,是两宋士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麈尾唾壶俱屏去,尚存余习炷炉香”1,陆游晚年的生活情景,不是一个殊例。其时“开门七件”之外若再添得一件,那么该是香。放翁《焚香赋》云:

陆子起玉局,牧新定。至郡弥年,困于簿领。意不自得,又适病眚。厌喧哗,事幽屏。却文移,谢造请。闭阁垂帷,自放于宴寂之境。时则有二趾之几,两耳之鼎。爇明窗之宝炷,消昼漏之方永。其始也,灰厚火深,烟虽未形,而香已发闻矣。其少进也,绵绵如皋端之息;其上达也,蔼蔼如山穴之云。新鼻观之异境,散天葩之奇芬。既卷舒而缥缈,复聚散而轮囷。傍琴书而变灭,留巾袂之氤氲。参佛龛之夜供,异朝衣之晨熏。余方将上疏挂冠,诛茅筑室。从山林之故友,娱髦耋之余日。暴丹荔之衣,庄芳兰之茁。徙秋菊之英,拾古柏之实。纳之玉兔之臼,和以桧华之蜜。掩纸帐而高枕,杜荆扉而简出。方与香而为友,彼世俗其奚恤。洁我壶觞,散我签帙。非独洗京洛之风尘,亦以慰江汉之衰疾也2。

新定,指严州,唐代此为新定郡。玉局,指淳熙九年陆游的提举成都玉局观3。十三年,乃有知严州之命。“闭阁垂帷”以下数句,言焚香。两耳之鼎,正是宋代流行的一种仿古样式的小香炉。炉中预置特为焚香而精制的香灰,香炭一饼,烧透入炉,轻拨香灰,浅埋香炭——约及其半。香炭上面置隔火,隔火可以是玉片,也可以是银片,宋人多喜欢用银,习称银叶。之后,方在隔火上面置香。总之是求香之发散舒缓,少烟,多气,香味持久,香韵悠长4。“绵绵如皋端之息”,“蔼蔼如山穴之云”,“既卷舒而缥缈,复聚散而轮囷”,皆是也。丹荔之衣,指荔枝壳,以下数句言制作香饼,不过用辞藻装点得秀逸5。手自调香正是当日的雅趣之一,香饼或香方的互赠以及关于香的品评,也便成为两宋诗文中常见的话题。“方与香而为友,彼世俗其奚恤”,“非独洗京洛之风尘,亦以慰江汉之衰疾也”,追求日常生活中的禅意,乃是宋代士人焚香的一种境界,即便不如意到了极端,它也还是一个疗救的方式6。放翁的这一篇《焚香赋》,颇道着两宋香事之要领,可知有香烟处,不必皆是般若,香与香具实已结构为两宋时代充满细节的生活故事。关注宋人的诗与思,便不能不关注宋人的香诗和香事。“胸怀阮步兵,诗句谢宣城。今夕俱参透,焚香听雨声”7。诗的悟道,或也在绵绵蔼蔼的香韵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