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
〔注〕華去而朴全,則雖為而非為也。
〔疏〕夫修道之人,日損華偽,既而前損有,後損無,有無雙遣,以至於非有非無之無為也,寂而不動,無為故無不為也。此引《老經》重明其旨。
今已為物也,
〔注〕物失其所,故有為物。
欲復歸根,不亦難乎。其易也,其為大人乎。
〔注〕其歸根之易者,唯大人耳。大人體合變化,故化物不難。〔疏〕倒置之類,浮偽居心,徇末忘本,以道為物,縱欲歸根復命,其可
得乎。今量反本不難,唯在大聖人耳。
生也死之徒,
〔注〕知變化之道者,不以為異。
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
〔注〕更相為始,則未知孰死孰生也。
〔疏〕氣聚而生,猶是死之徒類;氣散而死,猶是生之本始。生死終始,誰知紀鋼乎。聚散往來,變化無定。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注〕俱是聚也,俱是散也。
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
〔注〕息生於異。
〔疏〕夫氣聚為生,氣散為死,聚散雖異,為氣則同。斯則死生聚散,可為徒伴,既無其別,有何憂色。
故萬物一也,
〔疏〕生死既其不二,萬物理當歸一。
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