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名山租界,白红夏都:庐山牯岭的沧桑史(1)

一九四九国府垮台前夕 作者:龚选舞


一九四六年夏,在奉派前往庐山采访之前,一向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便曾有过一个疑问:为什么蒋主席在抗战前后,都把这座只能用脚才能爬上去的深山,选做国府的夏都?

冠盖云集的小朝廷

远在一九三一年,蒋先生便自南昌北上庐山的牯岭歇夏。翌年,他在牯岭召开五省“剿共”会议之际,也曾在山上发表了后来引起争议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谈话。一九三三年夏,他进而在牯岭长住,一面召开庐山会议,一面在山上举办了庐山军官训练团。次岁入夏,他更在山上扩大举办了军官训练团,决定了对共战略。接下去,一九三五年,他虽因巩固后防,把军官训练团暂时改在四川峨眉山举行,但仍把注意力放在庐山,下令有关方面在收回牯岭英国租地协定上正式签字。第二年,他依然回到庐山避暑。

一九三七年夏,牯岭一隅更成为全国政治中心。这年,蒋先生提早在五月二十七日便上了山,之后,他继续办训练团,也扩大召开谈话会,一时,全国名流显要咸集山间,不曾被邀登山者,无不被人视为不够分量。即令是行政院院会,七月六日也改在山上举行。

也就是为了让集中在山上的政要学人有一份报纸可看,南京《中央日报》赶在当年六月下旬在牯岭创刊。想不到山上要人们正在商谈如何应付日本的压力之际,七七卢沟桥事变也就同时发生。由于报社的消息灵通,这家临时性的小报顿时成为山上冠盖云集之所,特别是在晚间,急于知道事变发展的要人们,更赶去打听新到的电讯。

抗战中庐山陷敌,蒋先生自然不能继续上山歇夏,但在南京组织伪府的汪精卫却也曾装模作样前往避暑一番,好像夏天不上庐山,便有损他的“元首”身分。及抗战胜利,一九四六年七月十四日蒋先生夫妇即提前再度上山。当时,有人说他此行是为了逃避美国特使马歇尔有关和谈的纠缠。说来,这真是有点冤枉。诚如前述,他在战前便曾习惯性地登山避暑,那时也不曾听说是为避免什么样的麻烦。事实上,马歇尔根本是躲不掉的,据我们所知,这位美国大老这年夏天不仅让夫人也住在山上,与蒋府隔溪对门而居,而且不惜往返奔波,在庐山竟有过八上八下的纪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