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竞争优势到公司战略(6)

竞争论 作者:(美)迈克尔·波特


市场进入的成本大小?

进入一个新行业的成本,如果会侵蚀预期利润,那么这类多元化并不能给投资人带来好处;而强大的市场力量正有这样的能力。企业要进入新行业,手段不外乎购并或新设公司两种。购并要面对的是越来越有效率的购并市场机能。购并者要占便宜,便要不断压低价格,并且要低到不足以反映新单位的前景才行。不过通常的情况是,市场上喊价者众,消息快速散布,投资银行与其他中介积极牵线,使得市场能充分发挥效率。近年来,像垃圾债券等新的投资工具引来大批新买家,即使大公司都有被购并的风险。购并价格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能反映被购并企业的远景,有时甚至到离谱的程度。像菲利普莫里斯集团竟以高于账面价值,买下七喜汽水。换算成最简单的数学,若要维持原先的投资回报率,利润必须是购并前的4倍。既然菲利普莫里斯并不能以超凡的市场技术,让七喜汽水在复杂的饮料市场大战中脱颖而出,七喜汽水的财务收支注定不好看,结果自然不能避免再次被转卖的下场。

企业要新设公司,必须克服进入门槛。这是标准的两难问题,因为一个产业如果有吸引力,进入门槛必然也高。在需要高成本的门槛下,潜在的利润必然将丧失。否则,其他进入者可能早已将盈利性侵蚀得一干二净。

企业在找到有潜力的产业后兴奋之余,有时会忘记运用市场进入成本测验。新产业越有吸引力,进入的代价就越大。

企业与各事业单位会相得益彰吗?

企业必须赋予新的事业单位一些重要的竞争优势,或新事业单位能为企业集团带来重要的优势。就事业单位而言,这种好处通常是因为母公司会在进入产业之初便全面审视它的战略,或安排一流管理团队进驻新事业单位。如果新事业单位可以与姊妹事业单位合作,分享更佳的分销系统,使产品销售更流畅,它的竞争优势也可能持续得更久。这也是百特公司与美国医院供应公司合并的主要理由。

如果新事业单位所带来的好处稍纵即逝,母公司就不该长期持有。若一次改善就成效显著,再投入的成本必将远大于带来的价值,则最好将新事业单位卖掉,以保持资源灵活。

相得益彰测验并非意味着多元化企业以经营风险为投资人创造价值。问题是,帮投资人做一些他们自己也能做的事,并非公司战略的范围(这种模式只适用于股票未上市公司,因为公司风险与股票风险是一致的,多元化本身有降低风险的价值)。避险式的多元化应该是公司战略的衍生产品,而非主要的动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