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跨地域竞争:通过全球战略增强竞争优势(9)

竞争论 作者:(美)迈克尔·波特


比较优势VS.竞争优势

强势的全球化竞争与本地领导角色,明显存在着竞争优势的矛盾,我们也可以借此认清各地域之间的竞争,从比较优势模式转变成更广义的竞争优势模式。在地域之间,基于成本较低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原料、资金或基础建设等)或规模形成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但它已不再是大多数产业的竞争优势,更无法带来较高的薪资。今天,全球化让企业到海外寻求如原料、资金和一般性的科学知识等资源,甚至有选择地分散活动,以获得低成本劳动力或资金的优势,而形成比较优势。全球化企业必须这么做以获得经营效率,否则难以获得比较优势,并会落入竞争上的劣势。不过即使这么做,也未必就给企业带来直接明显的优势。

同样,本国市场的规模,远不及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能力重要。先进的科技让企业有能力降低、抵消或克服许多比较优势上的弱点。就好比日本厂商尽管有国内土地和能源的高成本难题,却借由率先进行精益生产,进行节约空间和能源的创新,而在许多产业称雄。新科技会降低规模经济的影响力,同时,向外寻求专业化供应商的做法,让垂直整合的重要性大不如从前。

地域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是否可取得低成本原料或是规模等传统条件,而是来自运用原料所形成的卓越生产力:基本原料只会造成竞争上的劣势,而非优势。一个地域能维持它的优势,在于它能提供一个环境,使企业开展更有生产力的经营、持续创新、自我升级。创新不只是指狭义的技术,还包括营销、产品定位和提供服务的方法。在这样的地域,最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会比其他地方的竞争对手脚步超前,甚至侵入原本靠传统方式经营,凭借较低成本的生产要素或规模经济的竞争对手的领域。在生产力的竞争中,企业在全球进行活动,寻求海外的资源,并接近市场,但是竞争优势实际上来自创新的过程与生产力的成长,这些都与该公司特定产品的本土化有关。例如战略发展的地点,核心产品和工艺研发,企业在精细生产(或供应服务)上的关键多数,以及流程创新与生产力的成长。本国大本营通常保留最重要的技能和技术;它也是整合海外各地原料和信息的场所,以及最有生产力的工作所在地。

企业主或企业总部所在地域的重要性,还不及各战略性行业的活动大本营所在地域来得重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