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反对和批判教条主义,推动中国革命实践顺利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如何领导和进行这场革命是一个崭新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在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军事路线的对立,从思想根源看,实质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两条不同的哲学路线的对立,即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路线的对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分析和认识中国社会的特点及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和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等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特点的方针原则,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以十六字诀为核心精神的战略战术,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连续粉碎敌人的四次“围剿”,发展壮大革命力量,推进中国革命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邓小平认为:“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26页。提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时,邓小平又说:“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能提出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能把中国革命搞成功吗?”《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27页。
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是一条与实事求是正相反对的哲学原则和思想路线。它的基本特征是,割裂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从本本或经验而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来分析和处理一切问题。一切“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其思想根源都是主观主义。在主观主义中,教条主义的哲学原则和思想路线更为危险。王明等人是坚持这条路线的突出代表。他们脱离中国社会及革命的现实状况,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用“本本”、“决议”、“指示”分析和处理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政治、经济、组织、军事方针和政策,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1931年至1935年期间,教条主义思想路线在党内占居了统治地位,并在政治、经济、组织、军事等方面得到了充分表现。其结果是,党在白区的工作几乎全部损失,党和红军没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进行长征,中国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考察中国革命历史可以看出,毛泽东等同志与王明等教条主义者之间的斗争,是全面的斗争,表现在政治、组织、军事等各个方面。这些斗争,正如毛泽东所认为的,实质上反映的是两条不同的哲学思想路线的斗争。“一切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是离开辩证唯物论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311—312页。只有从哲学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认识这些斗争的性质和意义,才能更为深刻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把中国革命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