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龙应台有一篇文章叫做《幸福》,令我感触颇多。她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人能够最大限度地过自己的日子。”
这个幸福的定义,在哲学家看来是多么浅薄,但是,我认为这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与对幸福的理解一样,对于一个人来说,事业、学业、财富,所谓的成功有太多种考量,而真正关键的成功就莫过于做好自己了。
我讲做自己,并不是要你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而是要做最好的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力,长成自己本来的样子,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
由于很多原因,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有非常杰出的人,也有非常平凡的人;有参天的大树,也有柔弱的小草。你想成为令人仰望的大树,但如果命运多舛、时运不佳、天意弄人,只给了你做小草的机会,那么你是选择为做不成大树而消沉呢?还是努力用小草的身份创造一番奇迹呢?
二十年前,一个男孩儿从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北方城镇考进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上学的第一天,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来的?”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肯定被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学说话,以致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很多同班的女同学都不认识他!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都占据着他的心灵。比如每次同学之间合影拍照,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惶恐自卑的内心。
二十年前,一个女孩儿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读书。大部分日子,她也都在郁闷、害怕、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们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太难看。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