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宇宙有意识吗?(3)

世界之战:科学与灵性如何决定未来 作者:(英)伦纳德·蒙洛迪诺


对我而言,粒子可以存在于不可见的状态之中有着深刻的意义(其中一些启示是那些缺乏远见的物理学家所不接受的),而对灵性学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存在着各种可能性。每个已存在的事物,包括有可能出现的物质,都源于宇宙的这种原始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这或许没什么实际意义,但实质上却有着深刻的启示。让我们去想想使用英语的情形。在你想说“elephant”(大象)这个词时只有一种可能性,但你或许会用这个词,也或许不用,选择另外一个词“pachyderm”(大的厚皮动物),这就构成了另一种可能性。然而你一旦选择了其中一个词,物质世界中就确实发生了一个事件,而选择另外一个词就成为纯粹的可能了。

然而按照逻辑,无论有多少可能性成了现实,依然还存在无数的其他可能性。可见宇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可能性的产物。而那些还未坍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就像现实一样真实。意识的原理也一样。当你选择了“elephant”这个词时,你脑海中的词库里还有数千个未使用的词汇。这些未被使用的词汇并未受到破坏,或被忘记,它们依然还有被使用的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在这里,正投身于宇宙的创造之中。克里须那神这样描述宇宙的创造过程:“我会不断反思,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创造。”

如果宇宙中包含所有的可能性,那么我们绝对不可以将意识或人类特征排除在外。灵性学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丰富科学的。物理学不愿满足给宇宙一个有意义的家园这个具有人性化的需求,这个家园是爱、真理、怜悯、希望、道德、美和其他曾只有上帝才拥有的人类特征的摇篮。因为这些特征缺乏数学根基,科学自然会轻而易举地抛弃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将这些特征排除在宇宙的无限可能性之外,就像我们从词库中抹掉一些词汇一样。

尽管罗杰·彭罗斯——还有科学界的其他领军人物——憎恶宇宙是主观的这一观点,但我们也没必要将这一观点强加到他身上。灵性学并不是想用主观去替代客观。一些妄想症患者总是以为如果他们睡着,世界就会消失,所以他们总是24小时保持清醒,从而造福于全人类,拯救这个世界。但是佛陀等先知都说这完全没必要。他们说,宇宙的原始状态既有主观也有客观,这一假设与量子现实完全一致。一旦波函数坍缩,就会出现主客观的分离:“我”就会独立出来去看物质世界中的“事物”。但只要主客观还未分离,现实就是一个主客观并存的世界。

在关于人类思想与宇宙思想如何联系起来这一点上,我还想再赘述一点。一旦你承认宇宙具有自我意识,那么人类为何会有智慧、创造力和意识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我们就在这样的宇宙中呼吸,生活。事实上,拥有无限可能的宇宙与我们始终密不可分。神秘主义诗人鲁米写道:“看看这个诞生于虚无的世界,它就在你的意识之中。”

无论宇宙中包含什么,它最初肯定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正是它创造了宇宙万物,而意识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科学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会一叶障目。从灵性学的角度来看,量子物理学的波函数变化与上帝所指引的方向不谋而合,这正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们想要了解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