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的自信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云龙在医院办公室给小田讲的一句话:“进到办公室,我首先看到的是坐在属于我的凳子上的屁股,然后我才看到上面的脸。”李云龙是自信的,他自信到那张凳子只能是属于他自己,要是别人坐了,那就只能是一个屁股而已。
现摘录几段关于他自信爆棚的经典语录:“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什么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 “我就不把这次突围当成突围,当成什么?当成进攻,向敌人进攻。”“天下没有打不破的包围圈!”
寥寥数语,将李云龙的自信体现得淋漓尽致。独立团的战士们愿意跟随李云龙出生入死,与其自信的性格与行为密不可分。战士跟随一位充满自信的团长,他们就会觉得有希望,哪怕是身陷重围,也不会丧失冲出包围的希望。
作为一个员工,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十分重要,因为自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我们个人事业的成败。
生活中,很多人把成败归咎于命运的安排,这其实是一个极其消极的态度,成败取决于自己是否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自信心),是否付出了努力。命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机会对于大家都是平等的。
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确实是这样的,这就是亮剑精神,是一种气势,也是一种傲视困难的自信,现在的人很多对自己没有自信心,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其实不然,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关键是看你怎样去把握,去创造机会。
海伦·凯勒(1880—1962),美国著名女作家。她一岁半时突患急病,导致她既盲又聋且哑。在如此难以想象的生命逆境中,她踏上了漫漫人生旅途……
尽管命运对幼小的海伦是如此不公,但在她的启蒙教师安妮·莎利文的帮助下,顽强的海伦学会了写,学会了说。小海伦曾自信地声明:“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学读书!我要去哈佛大学!”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毕业。毕业后,海伦致力于盲聋人的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她先后完成了《我生活的故事》等14部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伦·凯勒以她永不言败的自信、锲而不舍的执着最终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人生与职场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都要经历一些挫折与失败,失败与挫折并不可怕,每次失败都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一种通往成功的基石。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把握自己,无论旁人如何嘲笑,如何鄙视,都要一如既往的往前走,永不退缩。综观古今中外的一些成功人士,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数学家华罗庚、文学巨匠鲁迅、世界乒乓冠军邓亚萍、世界软件王国的主宰比尔·盖茨……在他们的童年时代智商并非有过人之处,有的甚至被众人认为是低能儿,可是他们胸怀大志,有自信、努力拼搏,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奥格斯特·史格勒说:“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事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只有不畏强手,勇于探索,敢于攀登,具有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立足于现实,迈着坚实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一路上收获或大或小的成功。相信自己,肯定自己,迎难而上就一定会成功。
自信不会来自挫折本身,但失败和挫折能够教给人许多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一旦被你所牢记,日后便成了巨大的财富。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必将增强你的自信心,从而走向成功。李云龙任团长之前,独立团受山本特工队重创,士气低落,缺乏自信心。李云龙就任团长后一年,率领独立团全歼山崎大队,恢复了独立团的士气;后来,李云龙率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全歼了山本特工队,从此,独立团士气大旺,信心十足,他们对李云龙的话深信不疑:“都说鬼子拼刺刀有两下子,老子就不信这个邪,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鬼子他是人养的,肉长的,大刀进入也要穿个窟窿,就算是见了阎王爷,老子也能撸它几根胡子下来。”在与关东军的对决中,独立团以肉搏战全歼日军关东军两个中队。至此,在李云龙的带领下,独立团已成为敢于挑战任何强敌的钢铁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