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让兴趣成为你的才能(1)

不得贪胜 作者:(韩)李昌镐


什么是才能呢?有很多人都喜欢说“李昌镐是个天才”。但是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过什么天才。听到关于天才的称呼和赞美,我会感到很难为情,脸也会变得滚烫。

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也从没有说过“哦,不是的,我不是什么天才”这种否认的话。因为有人会问“学习围棋不过5年就成为了职业的棋手,而且是11岁的职业棋手,如果这都不能称之为天才,那么谁是天才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真的很难回答。并且在那种情况下如果还一个劲坚持“我不是天才,我不是天才”,只会让人觉得我很矫情,骄傲而虚伪。

而事实上,不仅仅是别人,我自己也会经常有这种心情,那就是深刻企盼:“如果真能当一回天才就好了。”但我并没有能够真正当一回天才,我没有资格被称为天才,因为自身不足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围棋之外的其他方面,我的能力十分平庸,甚至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小学入学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智商测试,当时智商测定为139,脑袋还是比较聪明的,但是与能够在新闻报道、广播媒体等作为话题的那些天才、英才相比,我的差距很大。比如我的记忆力就非常差,是个路痴,经常会在路上左右徘徊找不到方向,而类似于电脑等机器的操作,我更是非常不熟练。不仅如此,不论私下里自己怎么努力,我的口才还是很差,简直是我弥补不了的缺陷,这经常让我很是受伤。接受采访或者是登台发表获奖感言这种事情,每每会搞得我非常慌张。虽然孔子说过“能言善辩只不过是阻挠他人而招人怨恨罢了,都是些无用的东西”(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但是我还是特别地羡慕那些从小就十分有天分,口齿伶俐的朋友们。像我这种有许多缺点的人都能够被大家叫作天才,如此看来,只要任何人,在某一方面上有卓越的才能都能够被称为天才。

我只能说,单就围棋这方面,我和别人相比也许还算有点才华,但离“天才“的称号还差得很远,我认为自己的才能也不过如此罢了。

近些年来,天才这个词语有逐步被滥用的趋势。在某个领域稍稍做出些能够入人眼的成绩,马上就会被贴上天才的标签。如果这种夸张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个狭小的世界上充斥着各式天才。我认为,天才是有标准的,只有那些“通过自己有意义的卓有成效的活动,在所从事的领域里成为典范并能够进一步为世界的改变做出贡献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天才。

如果按照我的标准来挑选围棋界的天才的话,那么有这么几位会出现在我的名单上。远处说有和木谷实九段一起主张“新布局”并成为围棋界新的典范的吴清源九段;近处说有我的老师曹薰铉九段和当代棋坛英才李世石九段。其实这种判断并不仅仅是我自己的看法,这是围棋界的各位同僚、前后辈们一致讨论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