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韩国围棋界的第一号内弟子(1)

不得贪胜 作者:(韩)李昌镐


我学围棋仅仅两年之后就参加了海泰杯全国儿童围棋大赛,并且作为进入十六强的最年少棋手而获得了鼓励奖。在那之后第二年我便在同龄人围棋王大赛中取得了优胜。

这时候,我站在了命运的棋盘上。家庭会议上,家长们做出了“昌镐喜欢围棋,并好像确实有这方面的才能,让他走职业棋手之路”的决定。

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爷爷和父母不能决定到底是送我去做当时活跃在日本围棋界的赵治勋九段的弟子,还是在韩国国内找一个好老师。因为当时日本是世界围棋的中心,并且认为韩国的围棋比日本略低一等,所以都认为去日本留学学习围棋是精英们应该走的路线。

但是我的日本围棋留学之路在那之后不久就告吹了。爷爷和父母认为为了把我培养成职业棋手,把什么都不懂的我送到日本是一件对我十分残酷的事情。那时候的我是个自己一个人无法睡觉的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和爷爷奶奶一起睡觉,把这样的孩子送到陌生的外国,怎么想也觉得无法安心,所以下了这样的结论。

结果爷爷和父母为了给我找一位好的围棋老师找遍了整个韩国。那时候往返于首尔和全州指导我的田永善教练给我介绍了一位职业围棋界绝对首屈一指的老师—曹薰铉九段,我有幸与这位强者进行了2盘授三子的指导棋。这两盘对局相隔了一个月,第一盘输了,一个月后的第二盘赢了。然后在1984年的夏天我和老师(以下所称的老师都指曹薰铉)结下了师徒之缘。

走上围棋之路后,似乎应该称呼我的最高指导老师为“Mentor”,但是,我却不想改口,因为Mentor中所包含的意思,在“老师”这个词里都有,所谓的改口,也毫无意义。因为对我而言,曹薰铉老师在作为我的老师的时候,是最伟大的。

作为弟子怎么敢评价自己的老师,如果非要用几个字表述的话,我就冒着不敬的骂名评论一句:老师是“当代最杰出的围棋斗士”。

那时候,我的老师不过刚刚迈入而立之年,便两次取得大满贯(在一年之内的全部棋赛中取得优胜),而作为职业棋手一辈子能够创造一次这样的记录都已经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了。我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巅峰的职业棋手(1986年3次大满贯得主)。这是在中日韩三国中独一无二的记录。可以说在韩国职业围棋界“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也不过分。但是在现实当中,日本仍然觉得自己略胜韩国一筹,中国也小看韩国的围棋水平。作为新的突破口的世界级大赛之路在老师面前并没有打开。

职业舞台非常遥远,在国内围棋界没有可以再往上攀登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时候的老师一定觉得特别孤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