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第三次师徒对决的国手战中,我以1胜3败出局,并在最高位战中以1胜1败的战果度过了年关。贯铁洞的观察者们无不点头说:“第四次的师徒对决还是会以绝对高手曹薰铉的光荣胜利告终。”
虽然最高位战中我1胜1败算是打了平手,但是我以前和老师对局的战绩实在是太凄惨。第二十八届最高位战1胜3败,第二十四届霸王战三连败,第三十三届国手战1胜3败,这个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在争夺冠军的比赛中我是一路失败着走来的。基于这些记录,观察者们做出以上的判断真是合情合理。
并且,当时通过应氏杯的胜利登上顶峰的老师已经在122次的锦标赛中取得了108次的冠军,14次亚军,胜率接近90%,实力非同小可。
但是,我在最高位战挑战赛第三局中采用了与厚实相反的作战策略,束缚住了老师轻快的棋风,在157手的时候获得了胜利。这次,我终于扳回了每次必输的局势。
贯铁洞再次因紧张的气氛而沸腾了。挑战赛第四局老师用“霹雳闪电”般的速度占领三角使中腹无力化,取得完胜。比分再次拉平为2∶2,命运般的胜负压在了最后的决胜局。
1990年2月2日挑战赛第五局的号角吹响了。早上9点40分,我们师徒二人还是坐着师母开的那辆轿车,向着韩国棋院出发。按照赛程,我们迟到了5分钟。我们都被扣除了10分钟的时间,随后开始了这场比赛。
当时谁执黑子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似乎又是命运之神的偏爱,我执黑子。
这场胜负角逐不愧是最终决胜局,直到最后一刻它也不容许人们妄加预测,简直是一场难解难分的浴血奋战。我首先占领了四角,并且未放任老师的快速攻击,在四下里布下障壁。
这次我积聚的障壁并不是实地和攻击性的厚实策略,而是实地和防守性的厚实策略。计算精准且快如闪电的老师说:“我觉得你会以半目优势获胜”。而这场对局结果证实我以半目获胜,赢了厚实中隐藏的那半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