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伯曼小组让一组选定的参与者在填写问卷之前听一遍他们的电话录音。在这个小组中,他发现,内向者和外向者在解读社交线索能力上没有丝毫差别。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便是,那些听电话录音的研究对象,在解码社交线索的同时不需要做其他事情。利伯曼之前的一些实验结果显示,内向者是非常出色的解码者。有一项实验甚至发现内向者是比外向者更出色的解码者。
但是这些研究测量的是内向者在观察社交动态过程中的表现,而非他们参与其中的表现。参与行为与观察行为相比,向大脑投射的一系列需求不同。它要求一种精神上的多任务处理方式:在心不烦意不乱或非过度紧张的情况下,瞬间处理多种短期信息的能力。这恰恰是一种外向者通常会适应得很好的大脑功能模式。换言之,外向者善于交际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可以很好地处理吸引他们注意的多种信息—聚会谈话中所包含的内容往往就是如此。相反,内向者会排斥那些强迫自己一次性面对很多人的社交活动。
仔细考虑一下两个人之间最简单的社交互动,其实其需要完成惊人的一系列任务:理解其他人在讲什么,解读他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自然而然地轮流接话和聆听,回应他人的话题,判断自己是不是被理解了,确定你有没有被接纳,如果没有被接纳,那就要想想怎样改善你目前的情境,或者怎样从这个情境中走出来。这么简单的一次性互动就要同时处理这么多事情!而且,这还只是一次一对一的交谈。你可以想象在一次群体活动,比如晚会这样的场合下,需要一次性执行多少任务了。
因此,当内向者充当观察者的角色时,他们就像是在写小说,或者考虑统一场论,或者在晚会上陷入沉默状态—他们并不是在表现一种不情愿或疲惫,他们只是习惯于这样而已。利伯曼的实验帮助我们理解了是什么牵绊了内向者的社交行为,但这项实验并没有向我们显示他们如何能够大放异彩。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乔恩·伯格霍夫是一名谦逊的研究员,也是一个刻板的内向者,从他的外表就可以看出:身体瘦而结实,鼻子和颧骨轮廓分明,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满是沉思的表情。他的话真的不多,但是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他处在某个小组中时,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他说:“如果我处在一个有10人在场的房间,而且可以选择说话与否,那我一定一言不发。当人们问我‘你怎么不说点什么’时,我就会告诉他们‘我是你们的听众’。”
乔恩还是个出色的推销员,从十几岁时崭露头角开始,他就一直很成功。1999年夏天,还在读高一的他就已经开始以一名初级营销员的身份向人们销售Cutco公司的厨房用品了。这份工作要求他上门推销刀具。可想而知,这是一种非常近距离的推销模式,不是在会议室,不是在汽车经销店,而是在潜在客户的厨房里,向他们推销一种他们每天都要用来准备食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