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为世范做人师》1.为师者当有尊严(1)

行为世范做人师 作者:刘冰


“师道尊严”本指只有老师受到尊敬,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庄严。《礼记?学记》有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这是“师道尊严”的出处。所以,古代有天、地、君、亲、师之说。

“师道尊严”的含义虽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但是其初衷却提醒我们要尊道,尊有道之师。教育提倡尊师重道乃是教师职业使然,“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先善其德,能够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公平、公正,才能获得师尊。

所谓师道尊严者,老师之尊严也。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现在就是园丁,呵护祖国的花朵,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按理说老师应当得到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尊重,可现实情况不是这样。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师还是有一定尊严的。孔子门下三千学生,高足七十二人。颜回就曾说过:“汝在,回何敢死?”这样的气概,怕是一些标榜尊师的人也做不到吧。可见在那时,老师是很受尊敬的。新中国建立后,老师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但不幸的是,在十年浩劫中,老师竟被称为“臭老九”,大部分老师被自己的学生批斗,下放到农村,甚至客死他乡。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改革开放以后,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尊重,但师道尊严真的被肯定了吗?不是的。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下面的学生吵吵闹闹,既影响老师讲课又影响别的学生听课,这是典型的不尊重老师。有的学生为什么不尊重老师?一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于是就对教授他们知识、督促他们学习的老师表现得不尊重。这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人以为自己是在为老师学习。二是逆反心理。有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严厉,让有的人产生逆反心理,继而不尊重老师,甚至恨老师。这是不明白“严师出高徒”的道理。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1世纪的中国是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超过他们,使中华民族腾飞,这关键在教育,而老师是关键中的关键。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大力发展教育,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根本保证。  

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大体有三层含义:一是老师“道尊”,即老师集信仰和知识于一体,尊重老师也是尊重信仰和知识;二是老师的“自尊”,即老师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赢得学生敬重;三是老师的“他尊”,即有种种礼仪规范确保其他社会成员尊敬老师。 

现今“师道”为什么没有“尊严”了呢?首先,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蜕变,使“道尊”传统不再。在传统社会,教学意味着学做人和学知识合二为一,学生常年跟随老师,老师对学生言传身教,师生关系亲密无间乃至情同父子、堪比母子,学生对“恩师”的感激之情自然发自内心。在现代社会,教育重点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艺,大学基本采用分专业、分班级、分批次的集中授课方式,学生或会认识老师,但老师未必认识学生。师生之间缺乏共同信仰,更缺乏情感沟通,很难传承“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