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启超传》多方博弈后袁世凯胜出(2)

梁启超传(套装上下册) 作者:解玺璋


有意思的是,南北代表协商产生的国民会议代表产生办法,不仅不被袁世凯接受,孙中山也明确表示反对。孙中山是宣统三年十一月初六日上午(1911年12月25日)乘“地湾夏”号抵达上海的,四天后,十一月初十日(12月29日),就被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天,南北代表举行了第三次会议,决议召开国民会议,以决定君主民主之国体问题。第二天,南北代表举行第四次会议,决定国民会议组织、名额及召集办法。再过一天,中华民国就将宣告成立,临时大总统也将宣誓就职,而南北代表还在讨论由国民会议决定国体问题。可见,国民会议在未召开之初就已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所以,袁世凯在民国成立的第三天便致电孙中山:“君主、共和问题现方付之国民公决,所决如何,无从预揣,临时政府之说,未敢与闻。”孙中山立马回电告诉他,我之所以不反对议和,是不愿意看到南北发生战争,生灵涂炭,至于“民主、君主不待在计”。(《孙中山年谱长编》,619页)

这样一来,和谈基本上就陷入了停顿状态。1月2日,袁世凯批准了唐绍仪的辞呈,又电请伍廷芳北上与他直接谈判,遭到伍的拒绝。伍廷芳转而请他南下,他自然也难接受。此后的谈判就以电报方式进行,由他直接与伍廷芳交涉。暗地里,杨度与汪精卫亦加紧活动,使得革命党内主张向袁妥协的人占了上风。尽管孙中山一度曾有与袁决裂、准备北伐的打算,但实际上,双方当时都没有本钱打这一仗,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妥协。于是,袁世凯作了让步,接受孙中山提出的“绝对赞同共和主义”、“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等五项条件(同上,636页);革命党也基本上接受了袁世凯提出的对清室的优待条件。这期间,1月16日,袁世凯遭到北方革命党人的炸弹袭击,幸免于难;十天以后,清室贵族中的少壮派、禁卫军实际上的统领、宗社党核心人物、力主与革命党进行最后之决战的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以炸弹击中,延至次日不治而亡。这两颗炸弹帮了袁世凯很大的忙,胆战心惊、坐卧不宁的载沣和隆裕太后最终不得不选择退位来保全性命。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次日,孙中山提出辞职,但附了三个条件:第一,临时政府地点设在南京;第二,袁大总统来南京就职时,孙大总统及国务各员乃行辞职;第三,袁大总统必须遵守临时制定的约法。孙中山的意图是想用这个办法将袁世凯套牢,确保共和不至半途而废,但袁世凯未必肯上这个圈套。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全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派出专使迎接他南下就职,就被他婉转地拒绝了。他在2月21日致电孙中山,在讲了若干不能南行的理由后,又耍了个手腕,说:我“反复思维,与其孙大总统辞职,不如世凯退居,盖就民设之政府,民举之总统而谋统一,其事较便。今日之计,惟有由南京政府将北方各省及各军妥筹接收以后,世凯立即退归田里,为共和之国民”。(《骆宝善评点袁世凯函牍》,336页)

既然袁世凯赖在北京不肯南下,于是,南京政府派出使团迎接袁世凯南下。领衔者即为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袁世凯自然有他的办法。2月29日,驻京北洋军曹锟之第三镇发动兵变,并陆续影响到保定、天津一带。枪杆子确实有震慑作用,迎袁使团不仅不再坚持袁世凯南行,而且致电南京临时参议院,希望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第二天,孙中山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采纳了宋教仁所主张的责任内阁制,给予参议院、国务员很大权力,就是希望能够以此约束袁世凯。孙中山原本是反对内阁制而主张总统制的,他在回国的第二天就在寓所召开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讨论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取舍,为此还与宋教仁产生了分歧,闹得很不愉快。黄兴曾出面劝宋教仁放弃自己的意见,但宋教仁一直坚持己见,不肯妥协。孙中山的理由其实很简单,他认为,既然你们推举我为大总统,就不能再设置防范我的法度。所以,南京临时政府实行的是总统制,大总统有绝对的权力,而《临时约法》却选择了责任内阁制,规定内阁总理向议会负责,大总统的政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有效。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不使其恶性膨胀。这时,孙中山便不再反对内阁制了,因为他很清楚,既然把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那么,就不能不对他加以防范。

这种因人而异制定的法律,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争议的伏笔。袁世凯绝不是个容易被约束的人,他也绝不肯做梁启超前面所讲的,超然于政府之外、无责任亦无权力的法国式的挂名大总统,虽然他在和清皇室打交道时是主张内阁制的,因为那时他是内阁总理大臣,他要和皇室争权,不能不利用内阁制。现在则不然,身份变了,他是大总统了,自然不希望别人拿走他将要到手的权力。况且,他手里有枪杆子,还是个很会耍政治手腕的枭雄,所以,他根本就没把《临时约法》放在眼里。他对南下任职提出了异议,却对《临时约法》不置一词,说明他知道一定有办法对付它。民国第一名记黄远庸(笔名远生)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临时约法》颁定以后,排袁者谓足以箝制专擅;袒袁者为之扼腕叹息。其实雄才大略之袁公,四通八达,绰绰乎游刃有余。受任未及期年,而大权一一在握,《约法》上之所谓种种限制之不足以羁勒袁公,犹之吾国小说家所言习遁甲术者,虽身受缚勒,而先生指天画地,念念有词,周身绳索蜿蜒尽解。此真箝袁者所不及料,而袒袁者所无用其叹息者也。”(《远生遗著》上册,卷一,6页)实际上,袁世凯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他来说,什么君主、民主,立宪、共和,都无不可,只要不影响他获得权力,实行什么他都不会太在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