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条件养育》第二章 爱·给予和撤回(8)

无条件养育 作者:(美)艾尔菲·科恩


“正面强化”在制造成绩之外的结果方面没有优势。与奖励和惩罚一样,充其量只能暂时改变孩子的行为。例如,孩子因喝下某种陌生的饮料而受到表扬,其结果是孩子会更不喜欢这种饮料,就像是受到实物奖励喝下饮料的孩子一样。(这位调查人员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本以为表扬并不会像其他外在刺激那样具有破坏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经常被家长称赞“慷慨大方”的低龄儿童会比其他孩子在日常生活稍显吝啬,这再次与受到实物奖励的孩子表现一样。每次听到“把东西分给别人,你真棒”或“你的帮助令我感到骄傲”这样的话,他们就对分享或帮助别人减少一些兴趣。在孩子看来,这些行为本身并没有价值,只不过是为再次得到大人的同类反应而不得不做出的行为。这一次,慷慨大方变成了仅仅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在其他情况下,就有可能是画画、游泳、学乘法或任何我们提供“正面强化”的事情。

与其他奖励手段一样,口头表扬通常反映了对行为过于专注,这与前面提到的行为主义犯的是同样的毛病。一旦我们开始关注隐藏在行为之下的动机,就会突然领悟到“正面强化”会走火。毕竟,我们如果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真正富有同情心的人,那么知道其是否会帮助他人还不够,我们还应该知道为什么。

以杰克为例:他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朋友的原因是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得到妈妈的表扬(“你让戈列格雷也玩儿你的玩具,让我真高兴”)。但再看看扎克:他分享玩具时并不知道、甚至也不关心妈妈是否注意到了,他这样做只是单纯地想让小朋友开心。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口头表扬通常忽视了这两种不同动机,更糟的是,让孩子在日后更想赢取表扬确实会助长外在动机。  

至此,我所阐述的主要论点是:口头表扬更易导致事与愿违,因其是一种外在动机。但现在我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概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其是一种奖励,而是正面强化例证了“有条件养育理论。”

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撤回爱”的镜像是什么?也就是说,当孩子行为不当我们就收回对他们的爱,它的对立面是什么?肯定是当孩子的行为令我们满意时,我们就给予他们爱:这种有选择、有条件的给予通常是在明确希望对其行为施以强化。口头表扬与“无条件爱”并不仅仅是存在差别,而是完全对立;是在对孩子说:“要想让我支持你,要想让我高兴,你就必须跳过我的圈(马戏团用于训练动物的大圈。——译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