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条件养育》第三章 过度管制(9)

无条件养育 作者:(美)艾尔菲·科恩


兴趣

过度管制的另一个结果是:当孩子感到被迫做事——或做事的方式受到过度管制时,会更容易变得对所做的事情兴趣索然,也更容易在面对挑战时半途而废。在一次有趣的试验中,家长受邀与他们正在玩儿玩具的幼龄孩子(2岁以下)一起坐在地板上。有些家长立即接管主动权,大声发号施令(“把这个积木放进来。不,不是那儿!是那儿!”);有些则会从容地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只在孩子需要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之后,这些孩子会得到新的玩具,这一次家长不在身边。结果一旦只剩下他们自己,那些管制型家长的孩子更容易放弃新玩具,而不是试图找到新玩具的玩法。

大约10年后,一项以6~7岁儿童为对象的调查研究也产生了类似结果:相比家长控制少的孩子,那些玩儿的时候受到家长管制(告诫、批评、表扬)的孩子看起来对所做的事情缺乏兴趣,他们独自玩儿玩具的时间更少,并且说这些玩具不好玩儿。

技能

首次有关孩子兴趣减弱的调查研究可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中叶,发起人是德齐和瑞安的学生温迪·格罗尼克及其同事。约二十年后,格罗尼克再次发现专制家长不仅令孩子对其所做的事情兴趣索然,同时还使得孩子笨手笨脚。这一次,她将调查对象锁定在三年级学生及家长,让他们共同完成两项类似于家庭作业的实验任务(1.地图的使用;2.给诗歌押韵),之后再要求这些学生单独完成类似的任务。结果显示:管制型家长的孩子单独完成作业的能力较差。①

有趣的是,当听到研究人员说自己的孩子会很快在两项任务中被检测出做事能力时,对孩子施以过度管制的家长(至少在诗歌作业中),其自身也会感觉到被控制。老师也一样,要求他们“提高教学水平”,他们就变成了军营教官,具有讽刺意味的结果是:在自上而下强调“责任制”的教室里,这些老师的学生成绩最后总是会比其他学生成绩更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