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
题梦仙《花卉横幅》
梦仙大姊幼学于王弢园先辈,能文章诗词。又就灵鹣京卿学画,宗七芗家法,而能得其神韵,时人以出蓝誉之。是画作于庚子九月,时余方奉母城南草堂。花晨月息,母辄招大姊说诗评画,引以为乐。大姊多病,母为治药饵,视之如己出。壬寅荷花生日大姊逝。越三年乙巳,母亦弃养。余乃亡命海外,放浪无赖。回忆囊日,家庭之乐,唱和之雅,恍惚殆若隔世矣。今岁幻园姻兄示此幅,索为题辞。余恫逝者之不作,悲生者之多艰。聊赋短什,以志哀思。
其诗曰:
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
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
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今春过城南草堂旧址,楼台杨柳,大半荒芜矣)。
寿世无长物,丹青片羽留。甲寅秋七月 李息 时客钱塘
金仙寺是一座古刹,始建于南朝,位于慈溪东南,背靠禹王山,山门前是烟水茫茫的白洋湖。1929年的冬天,亦幻法师到金仙寺来任住持,弘一自从与亦幻在南普陀寺相识后,相处十分愉快,听说亦幻到金仙寺来了,就托芝峰法师转告亦幻,自己也要到白湖来。到了次年的十月,弘一就提着他的小藤箱,里面装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和蚊帐,还有几本研究《华严经》的书籍,来到了金仙寺。这一年的10月15日,静权法师也来到了金仙寺,他是来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和《弥陀要解》的,静权法师一共在金仙寺讲了两个月,弘一法师一课不落全都听了下来。
有一天,静权法师正在讲《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时,听众中突然传出了悲哀的哭声,静权一看,居然是德高望重的弘一法师正在那里忘形地痛哭,静权一时不知所措,只好收住了话语,静静地等着弘一法师哭完。众人看到一向严谨持重的弘一法师如此忘形,都十分诧异。
《地藏菩萨本愿经》据传为唐代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所译,主要讲述地藏菩萨发愿普渡众生脱离地狱的故事,其中的《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说的是光目女救母的故事:
在无量劫前,有一位清净莲华目如来,这位如来的寿命有四十劫那么长,在这位如来的像法时代,有一位阿罗汉,人们供养他就能增福增慧。有一位女子,名叫光目,预备了许多的斋食来供养这位阿罗汉,阿罗汉问她:“你这样供养我,想得到什么呢?”光目女说:“我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因此设斋食供养来救拔她,不知她如今已往生到什么地方去了?”阿罗汉于是入定观察,看见她的母亲落到恶道之中,正遭受极大的苦楚,于是对光目女说:“你的母亲在世时,造了什么恶业?如今落到了恶道里受极大的苦楚。”
光目女回答说:“我母亲在世时,喜欢吃水里的鱼鳖,还喜欢吃鱼子,或炒或煮,吃起来就没有节制,如果计算丧生在她口里的生命,只怕不止千万之数,求尊者慈悲可怜,想办法救救我的母亲。”
阿罗汉说:“你可以以最虔诚的心来念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名字,再塑和画佛的形像,这样无论是你的子女还是你死去的母亲,都可以得到福报。”
光目女听了阿罗汉的话后,就舍弃了最珍爱的东西,找巧匠来画了佛像,用最虔诚恭敬的心来供奉佛。她每天都悲泣着瞻望、礼拜佛像,突然有一天晚上,她看到佛像发出了耀目的金光,变得像须弥山那样高大,放出无量的光明。如来对光目女说:“再过不久,你的母亲就要投生到你家里来了,这个婴儿才知道饥饿寒冷就会说话。”
不久之后,光目女家中的婢女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婴儿才生下不到三天就会说话,他悲泣着向光目女作揖,对光目女说:“生死造下的业缘,都要自己来承受,我是你的母亲,死后一直处于幽暗晦冥的地方。自从离开了你,数次落到大地狱里受苦,承蒙你念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功德,才得以投生到这里来做下贱的人,但是寿命却很短,只有十三年,而且死后还要再堕落到恶道里去受苦,我的女儿,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脱免这罪业呢?”
光目女听了这个婴儿所说的话,知道他确实是自己的母亲无疑,就哽咽着对他说:“既然你就是我的母亲,你应该知道自己是造了什么恶业,才堕落到恶道中去的吧?”
婴儿回答说:“我是因为杀害众生和毁谤三宝才遭到这样的果报,如果不是因为你替我修福,救拔我脱离苦难,以我这样深重的罪业,都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从苦海中解脱呢。”
光目女又问:“地狱里的罪报是什么样的呢?”
婴儿回答说:“罪报受苦的事,我不忍再说了,百千年也说不完呀!”
光目女听了,就哭号着向天空发誓说:“愿我的母亲能永远脱离地狱,她活到十三岁之后,也不会因为其他的罪过而堕落到恶道里去。十方诸佛可怜可怜我吧,听一听我为我的母亲所发下的广大的誓愿:如果我的母亲能永远脱离畜生、饿鬼、地狱这三恶道,永远不再生为下贱人,并且永劫不受女人之身,那我自今日开始,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下誓愿,在后来的百千万亿劫中,在所有的世界里、所有的地狱里、所有的三恶道里,因为罪业而受苦的众生,我发誓要把他们救拔脱离这苦海,使他们脱离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只有等这些遭受罪报的众生,全都成佛了,我自己才成就正等正觉。”
——这也就是地藏菩萨所发下的誓愿,而光目女也就是地藏菩萨的前身,弘一或许就是在听到静权法师讲到这一段时才忍不住痛哭流涕的吧,因为他的出家,其中大概也有为了超度他的母亲,使母亲能够进入西天净土的缘故,而地藏菩萨所发下的誓愿,其实也是弘一的誓愿呀!李叔同的母亲,姓王,名凤玲,本是浙江平湖县乍浦镇人,家在乍浦镇半爿街小桥头旧墙门内。李叔同的外公王瑞年是一位儒商,在乍浦镇四牌楼西开有一家货行名“王源赉南货号”,货行前面是店堂,后面是作坊,作坊内兼浇制红烛,至今“烛坊弄”犹存。清末战乱频繁,货行的生意每况愈下,王凤玲年已及笄,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没能嫁出去,正好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到乍浦镇来办商务,——估计也有回到家乡来顺带娶一个侧室回去的目的,王瑞年就把王凤玲嫁给了李筱楼,作了他第三房的姨太太。以当时王瑞年的境况来看,这一举动与把女儿卖给李筱楼委实没有什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