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苏秦的威力
战国时期,齐国趁燕国内乱之际,派兵攻占了燕国的十座城池。燕昭王即位后,广纳贤士,准备对齐国的行为进行报复,进而夺回失去的城池。这时,苏秦来到了燕国。于是,燕昭王就派他到齐国交涉,看能否要回被齐国占领的十座城池。
苏秦到了齐国,见到了齐宣王,他先表示祝贺,接着又悲伤地念起悼辞。看到苏秦的行为,齐宣王很纳闷,他问:“你这是怎么回事,先贺喜接着就念悼辞?”苏秦回答说:“人饿的时候,之所以不吃毒药,是因为毒药能杀死人。现在燕国虽然比较弱小,但也是强大的秦国的亲戚。大王贪图十个城邑,却和强大的秦国结下了深仇大恨。如果秦国让燕国做先锋,而自己做后盾,率兵来攻打齐国,那么齐国就完蛋了。所以,占领了燕国的十座城池,就好比吃毒药充饥一样危险。”齐宣王听了大惊,忙说:“既然如此,该怎样办呢?”苏秦说:“圣人做事,能够转祸为福,因败取胜。大王如果采纳我的意见,一定能化祸得福。以我之见,不如归还燕国的十座城邑,并与秦国互通使节。如果秦王知道因为他的缘故您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池,一定会格外感激大王的。燕国收回了十座城池,也会感激大王,如此,大王不就避开了强敌,反而和两个国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吗?”齐宣王听后大喜,于是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池。
第三节
诸子争做盟主--名人的传奇
激烈的“华山论剑”终于结束了,众人期待已久的“盟主”之位最后将花落谁家?汉武大帝一锤定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胜出的原因似乎离不开名人的传奇。
一、韦编三绝
我们现在阅读的书是用纸张做的,携带比较方便,但春秋时人们读的书却是刻在竹简上的,一支竹简只能写一行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然后再用绳子编连起来。像《周易》这样的书,显然需要由许多竹简编连起来。
孔子晚年的时候开始深入细致地阅读《周易》,他把《周易》读了一遍又一遍,目的在于领会《周易》的核心精神和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在这以后,他又开始给弟子们讲解《周易》。经过这样反复的阅读,孔子终于掌握了《周易》的精髓。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多次的翻检,孔子把连接竹简的牛皮带子磨断了好几次。
孔子读了这么多遍《周易》,在他已经领悟《周易》真谛的情况下,他还谦虚地说:“假如我早一点阅读《周易》,学得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