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裴休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进了翰林院,位列学士。但裴休认为儿子虽然科举成功,但还没有真实的人生历练,不希望他这么早就飞黄腾达,因此他就把儿子送到寺院中修行参学,并且要他先从行单(苦工)上的水头和火头做起。
于是,这位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不得不天天在寺院里挑水砍柴。每天,他累得要死,心中不免牢骚,抱怨父亲不该把他送到深山古寺中做牛做马。但父命难违,他只好强自忍耐。时间一长,裴翰林又把心中的怨气发到了寺里的和尚头上,心说这里的方丈太不识趣了,我不如写首诗,让他给我换个轻松差事。于是有一天,裴翰林担水的时候就在墙壁上题了两句诗:
翰林挑水汗淋腰,
和尚吃了怎能消?
该寺住持无德禅师看到后,微微一笑,当即在裴翰林的诗后也题了两句:
老僧一炷香,
能消万劫粮。
裴文德看过后,心说自己实在太浅薄了,从此收束心性,老老实实地劳役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