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策划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原一平批评会"。这个集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坦率地批评自己,所以原一平要求投保户集会的时候能够畅所欲言。他把召开一次集会邀请的人数局限为五人,并且每次来的客户不能相同,为的是能够听取更多批评自己的意见,这样也能贴近与客户的关系。既然是主动邀请别人来的,就一定要热诚招待客户。所以原一平每当开批评会时,都要准备五小瓶酒,五块炸牛排,五份礼物。金额虽不大,可是,对于原一平当时有限的收入,可谓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感谢贵宾的宝贵意见,会后赠送每人一份可以让客户铭心刻骨的小礼物。
这个批评会是原一平事业的起步,也是我们经营人脉时思维的启发点。很多时候,双向的权利和义务,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换一件事、一份情还一份情的等价交换,而是彼此都在用心经营这份关系。就好比母亲对我们的养育和照顾,没法还得清,但是如果帮她认认真真洗一次脚,她会感动到无以复加。
那些优秀的人,人们总是习惯性对他们报以很高的期望,各方面做得好是正常的,反之就是叫人失望了;反观比较平庸的人,却常常给人以期待之外的惊喜。
所以我们在经营人脉圈的时候,这种潜规则一定要加以利用,同时要好好处理。
朋友也许不会太期待我们给他带来什么大的帮助,但一定会很乐意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如果结果也很顺利,自然就皆大欢喜。
我有个朋友在某次业务洽谈的时候,认识了一名非常成功的客户,资产过亿,事业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当时他还是个刚出大学校门的职场菜鸟,这样的人物,感觉上距离特别遥远。闲聊的时候得知客户的女儿喜欢话剧,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姐夫有一名病人和台湾知名舞台剧导演赖声川合作过《暗恋桃花源》,便辗转几通电话,想询问到能给赖老师发邮件的地址,好让姑娘给老师写信,能多学点东西。这真的是太过复杂的层层关系,寻求的结果也非常渺茫。但当我的朋友不断给他的客户反馈的时候,他的客户非常开心,即使最后没有联系上赖声川老师,只是通过朋友的朋友让姑娘参加了一个话剧社团,他们全家也都记住了我朋友的这一份情。如今我这个朋友在这名客户的集团里担任中层管理。
要是你一没有原一平的创意,二没有主动为朋友做点什么的自觉,有个小小的方法可以借鉴。准备一枚硬币,正面是心安理得享受别人给你的服务,反面是一定要为某位朋友做点事情,哪怕请他喝杯咖啡。每天睡前扔一次硬币,看看明天,是不是应该履行一下作为朋友的义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