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对黄巢的评价是“巢喜乱”,这首诗似乎正可作为它的佐证。证明黄巢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主。五岁的孩童脱口而出这样的诗,这天生要造反的种子算是种下了。所以宋代的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里把黄巢的评价写成了,“巢性喜乱”,仿佛黄巢生来就是要给皇帝来捣乱,要来取而代之的。这造反的标签一贴就是一千多年。
古人常说文如其人,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另一首诗来看他的反叛性格。这首诗写于他青年时期,这时黄巢已长大成人,他要完成家族的心愿,进京赶考,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来光宗耀祖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去长安考试了。总共考了几次也无从可考,总之每次考试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在统一中原之后,把选拔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试行科举制度。开皇元年(583年)正月,隋文帝下诏举“贤良”,此后又多次要求各地“举人”。到大业年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唐朝继承并完善了这一新型的官吏选拔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和完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成为完备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称制科。常制的科目起初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后几经演进,明经、进士两科最终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有意思的是,在唐代诸多的宰相大多是以进士出身而进。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不从学馆而是先往州县考试,等考中后再送到尚书省的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的通称为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也被称为礼部试。礼部考试一般都在春季举行,所以又被称为春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