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脑内空白全无战略规划的裘甫,仓促应战,尽管抵抗顽强,打得艰苦,仍免不了节节败退的结局。部队人员消耗很大,人越打越少,失地增多,最后不得不退到了剡县。刘暀把失败的气都撒到了王辂身上。因为王辂是中途投靠而来,且还是进士出身,他常常穿一身绿衣,被刘暀鄙视地称为“青虫”。刘暀将王铬和他的心腹斩首,但此举也不能挽回裘甫军的失败。王式将郯城围了起来,并发起了总攻。这场郯城守卫战打得很惨烈。一共打了八十三战。官军力不能支,裘甫军也是筋疲力尽。最后裘甫施以诈降,想搞突袭,但没能瞒得过经验丰富的王式,双方又大打了三场。最后裘甫军百余人被擒。裘甫被押往长安,斩于东市。刘暀、刘庆等被王式就地处决。
刘从简趁城未破之际,领五百军丁突围逃走,一路转战到大兰山。在追敌和当地军队的合攻下,兵败身亡。
裘甫起义源自政府的剥削和民众的反抗,但他反抗的性质并不单纯。不能只归结于农民困苦境遇引起的零星爆发。跟随裘甫反抗各层阶级都有,从中过进士名流、到无产者、无用者、甚至土匪。起义者的领导在政治上很精明,他们能看清楚很多事情。后世所以常把裘甫的起义视为黄巢起义的先声。这两者还是有所不同。裘甫起义基本上在浙东一带活动,他甚至都没有打算离开这一带他熟悉的土地。黄巢与他不同。他带领他的军队辗转数千里,很少固定在哪一片地区。我们做个假设,如果裘甫采取了刘暀的计策,裘甫是有可能成功的,也许至少还会多坚持几年。在裘甫被镇压30年后,在乾宁二年(895年)晚唐董昌于称帝,国号“大越罗平”,改元顺天。以罗平(长江下游的圣鸟)为名,而裘甫就曾以此为年号。此政权至少和黄巢起义一样,也与裘甫起义有着历史联系。
裘甫起义,前后时间虽仅七个月,但它拉开了晚唐农民起义的序幕,为庞勋起义、黄巢大起义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