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首次垂帘(11)

慈禧传:两个英国人清代北京见闻录 作者:(英)约翰·奥特维·布兰德


第五节 太后头上动土

近代中国的史学家和评论家,都认为明代衰落和亡国的原因,在于宦官集团飞扬跋扈,把持朝政,控制大权。几百年来,大臣们都认为不能通过宦官接触皇帝。这些宦官,日夜陪在皇帝的周围,经年累月,迎合皇帝的心意,所以经常被宠信,他们的势力很大,大小官员的罢免升迁都被他们操控。但有些官员敢于痛斥宦官,这也是经常有的现象,是中国义利观的体现,这和其他国家是不同的。

慈禧太后当政之后,太监的弊端逐渐增多。大臣们的意见,太后也好像听取一些。关于太监专权的危害,慈禧太后非常明白,但她也纵容他们。她经常说太监们害处很大,但她执政的50年里,竟然没有处理这些宦官。想要改革但不除去宦官,那是没有用的。光绪二十四年( 1898 )的政变,关键在于李莲英这个人。光绪皇帝的新政,第一条就是要除掉太监的制度。李莲英因此害怕并怨恨皇帝,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义和团的兴起,就是这些太监们和旧贵族联合起来,排斥洋人的表现。李莲英是黑名单上第一个,但俄国公使保护了他,不知道是为什么。有关李莲英的事情,可见当时士大夫们对宦官的痛恨,各省官员都对此有看法,维新人士和报纸上的言论,也都感叹这些。而皇帝执政后,也很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无力去除宦官,而且还会带来危险。在光绪三十二年( 1906 ),朝廷实行新政,泰晤士报的北京职员,都认为革除太监是新政的一项。但是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守旧派,他们认为宦官的制度是几千年来定下的不能改变,就像一夫多妻制,是中国的习惯,不足为患。反对这种意见的人,认为自古以来,夏商周都没有宦官这个制度,周代末期开始出现,孔子当时就指明了宦官的危害,从中可以看到,除掉宦官是可行的。

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中原,采取一些制度,限制太监的权力。等到顺治皇帝即位之后,马上召见大臣,说太监只能打扫卫生,不能作为心腹得到重用,并制定几条法规,历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直到今日,逐渐成为具体条款,主要是限制太监的官位,最大只有四品。由于明代魏忠贤的教训,清代不准太监离开京城。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尤其遵守这些法规。因此200年以来,宦官集团都不敢有放肆的行为。到了近代情况不一样了,咸丰皇帝管教不严,太监们往往公开犯法。到了慈禧执政时期,明末的一些弊端,如阴谋诡计、行贿受贿、专断独行等,又都出现了。甚至到了把持朝政大权,诽谤朝政的地步,而太后就袒护他们,因此太监们随意妄行,无所顾忌。太后执政后期,一点都不在意外界的议论,因此太监们更加猖狂。到了1898年,总管李莲英曾经说,“升迁、罢免官员,都要听我的,皇帝也没办法”之类的话,根本不加顾忌,权力之大,可见一斑。凡是外界谣传的关于宫中的暧昧事情,并没有真凭实据,御史们弹劾以及广东人写的小说,里面涉及的污秽事情,是少见的传闻,不能说里面都真实可信。比如康有为等人的污蔑,是出自于怨恨之心,说的话不符合常理。因此他们所叙述的太后和荣禄的事情,实在不可信,也没什么价值。但每一种谣言,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再加上传播之后,难免有所夸大,不只是中国这样,全世界都是这样。因此外面说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能都不信。而且北京人都很敬爱太后,但说起宫中奢华的生活,以及太监的恶行,都众口一词。这些宦官见皇帝软弱,就欺负皇帝,真是令人感到悲哀。前人记载同治皇帝的死因,也大多认为是被谋害。至于咸丰帝和光绪帝,也认为是被太监谋害。清代宫廷的历史,在最近七十多年,宫中太监作恶之事很多,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在慈禧当政的50年里,太监的权力很大,其中又以李莲英为领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