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尸谏书生吴可读
同治皇后殉节后,皇位继嗣问题,以及慈禧破坏祖宗家法的行为,成为朝野议论的焦点。首先上疏的人,是一个满族人,他认为朝廷关于继承的事情,应该按照规定,向天下公开。
这以后朝廷内外的官员上奏说这件事的很多,但都不说有关皇嗣的问题,并且对祭祀的礼仪方面有很大的争论。虽然一时之间很多议论,但都不长久。由于大局已定,这些人也都服从没有什么别的话了。中国的事儿历来就是这样,从来就没有官员们结成团体共同对抗君主的先例,而且都是各自行动,不互相商量,这是中国官场一贯的行为,肯定不能同心协力来做成什么事儿。但是有一个人,他勇敢忠诚而且执著,在全国都鸦雀无声的时候,突然做出了震惊国人的举动,使人们被感染,再也不会忘记这件大事。他的文辞修养水平,也没有人能超过他,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吴可读。
东亚的国家,比如中国、日本,他们那儿的人特性是这样的,凡是心里不平、感伤、激愤而冲动不能解决的人,经常以死来证明自己的节操,从而被社会敬仰,被历史表彰,即使是专制君主,也不能不重视他们。这些人经常力挽狂澜,功不可没。他们的死,是他们忠诚勇敢的天性,从容就义,视死如归,不是匹夫之勇,血气方刚,而是君子士人应该具有的道义。他们对光明的追求,对信仰的坚持,都让人惊叹不已。中华民族热爱和平,重视关羽那种道义,不畏生死。这种美德,是儒教培养的结果。我们看这些杀身成仁,拥护儒教的君子们,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古代罗马绅士的美德。吴可读这个人,正直勇敢,是中国士大夫的表率。他在遗书中这样说:“自从皇帝驾崩后,已经四年了。希望国内的士大夫们对国家国本的大事有所表示,两位太后体恤下臣的请求,降下旨意,皇帝将来一定会有子嗣,使死去的同治皇帝得以宽慰。我等这一天太久,心里失望,因此在对先帝表示尊敬后,在他的陵寝边上自尽,希望用古代士人尸谏的形式,来感动两位太后。”
自从吴可读死了之后,慈禧选光绪的错误更加明显,吴可读留下的遗书很有力量,太后明白民心所向,就马上同意了吴可读的要求,下达一道谕旨,说明了将来为同治皇帝选立子嗣的意愿,太后也被吴可读所感动。而且后来太后经常想起这件事儿,尤其是在庚子年西游时想得最多,她想起吴可读的话,为以前的事感到很后悔,认为这导致了庚子年的灾祸。我虽然是外国人,但对于吴可读的事情很敬仰,不得不详细考察他,叙述他。他那种从容赴死的精神,的确是儒教的精神所在。吴可读自尽之处是一座小庙,名叫马伸桥,挨着同治皇帝的陵寝。看他的遗嘱里面,把他死后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可以说是事无巨细。他也舍不得家人、朋友,但殉节时候坚定、从容。以下是所抄录的吴可读的遗书和给庙中住持的书信:
周老道知之,尔万勿惶恐。我并非害尔者,只不能不借尔清净之地,以归我清白之身。尔可即速一面报知州主( 尔可先报此地武官老爷,望武官老爷马上报知州主,所有信函并折匣均交武官老爷转呈 ),一面以银数两市一薄材,用沥青刷里。我衣冠俱已齐备,只将靴底皮掌割去,速即装殓入棺( 临时自将右手四指误触刀刃,所以有血。棺木地方可与石掌柜商量,用二十余金亦可 )。州大老爷想亦无可相验,我并非因冤仇而死。俟其看视后,即行封钉,缝子多用漆漆几层,即候朝廷查办。后可用数两买一不系山陵禁地一块,速速入土。此节我嘱托贤牧伯,成全我一生忠爱之心。且天下黄土,何处不可葬身,而必归乡里乎?
我匣内有京秤纹银四十五两零( 我带来钢表并衣物,宅中自有记载 ),除费用外可余二十余金一并赠尔,为受惊薄仪。我儿子若来,我已令他再厚给尔也( 我死于此,我儿子未能视含视殓,尔一切代他办理,他岂有到来不感激尔的道理。我身须好好防闲,勿令毁伤为荷 )。想此事,州主亦断不令书差或有难为你之处,慎勿惧。此白( 尔万不可动我信并要紧折匣,明日一早即将我身解下,停在外间阴凉处,不可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