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家
在日本有这么一句话“一段风流我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魏晋人物之所以风流无双,除了那些风骨、做派、清谈、玄言,最重要的就是他们身后高高耸立的家世。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曾被任命为都骑尉,有人有天问他:“王献之你在哪高就呢?”王献之很懒散地说:“我也不知道,可是我见每天都有人牵着马从我面前走过,大约我是一个养马的官吧!”如果当时有问责制的话,王献之这批人都得落马。可在当时这事没人敢管,为什么?因为他是王家子弟,世家之首王家的子弟。东晋时甚至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所以自东晋起,各方诸侯无不延揽世家子弟为自己出力,一时间北有崔、李等世家,南有王、谢、庾等世家。
而世家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大的权力,这就和东汉以来的用人制度与政治生态有了密切的关联。东汉朝廷为发现人才,采取“举察孝廉制”,各地方长官举荐本地有才学、有德行的人为孝廉,国家据孝廉的能力授予官职。一旦成为孝廉则四海闻名,名利双收。所以东汉就有了很多为举孝廉而闹出的荒唐事,譬如守父丧,国家规定是三年,可有的人偏偏五年、八年的守。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孝,结果被人举报,某仁兄超额守父丧期间,却在墓道里都把儿子生出来了。东汉的读书人多热衷于举孝廉,举荐人自然炙手可热,他们纷纷通过察举孝廉培养自己势力。东汉末年党人领袖李膺,士人都自谓入李府如“登龙门”。东汉末年最大世家袁家,袁绍、袁术为亲人送葬,门生千人送行。世家权势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世家门阀起源于东汉,还因为豪强众多。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即地方豪强,跟他打天下的亦多是地方豪强。刘秀上台,自然要大大封赏跟自己打下天下的豪强,世家的雏形由此产生。豪强和孝廉制为世家的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