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将是怎样炼成的:李勣传》第三章 瓦岗时期(1)

名将是怎样炼成的:李勣传 作者:石岱


隋末,天下大乱,李勣投身瓦岗寨,迅速脱颖而出,与单雄信并肩成为翟让的左膀右臂。李勣文武双全,翟让多纳其策。

生存与发展

瓦岗寨起义之后,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首先是到那里弄粮的问题。再有,起义的农民军分散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彼此缺乏联系,难以协调作战,不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量。而大隋帝国中央力量还极强大,完全可将义军逐一击破。这时,初上瓦岗的李勣向翟让提出自己的建议:

今此土地是公及绩乡壤,人多相识,不宜自相侵掠。且宋、郑两地,地管御河,商旅往还,船乘不绝,就彼邀截,足以自相资助。

这一建议包涵了三层意思:

第一,东郡,即瓦岗山所在地,是翟让、李勣故乡,人多相识,地主、贫民“不宜自相侵扰”。即是不要再本乡本土打家劫舍,或许财物。这点直指义军的致命弱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起义军更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为什么成功的仅仅只有秦末的刘邦、隋末的瓦岗寨,和元末的朱元璋,关键就在于那些失败的义军在起义后,有了一定势力便为所欲为,抢劫乡里,连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盗盗跖还知道跑到千里之外抢劫,可是那些义军连“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都不明白,民心已失,等到朝廷的军队到来,民众还不箪壶盛浆以迎王师啊!所以说起义造反这东西,你一定要坚持一点,就是我就是正义之师,哪怕这仅仅是个口号,你也要震天动地地去喊,这点水泊梁山做得就很好,一面杏黄大旗高高飘扬,上书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可是这并不妨碍梁山好汉们打祝家庄、曾头市、大梁府等地时一村一村的屠,一城一城的杀。有时候口号和作为是两码事,口号只是在你成功后给在你脚下匍匐的史官看的,让他们好好美化美化自己。所以李勣才提出不能抢自己地盘上的东西,何况这地方也并不富庶。但是,瓦岗军上上下下都要吃饭啊,你不去抢指望什么养活老婆孩子啊,这帮义军大多都是些无赖,你不发钱激起兵变,都不用隋朝灭你,自个就把自个收拾了。后世的大太监刘瑾怎么死的,死就死在外地的兵变演化出的蝴蝶效应上了。不过李勣早为瓦岗军想好了出路。

第二,邻近的宋、郑两地也不要抢。

第三,只抢劫行驶于宋、郑两郡界内之御河(通济渠)的船只:就是抢官家的东西。一来官家的东西有质有量,抢一次就可支撑好几个月;二来,炀帝正忙着打高丽,运河船只往来不息,随时都可去抢;三来,抢掠的都是所谓民脂民膏,抢完虽落入自己腰包,却也有杀富济贫的味道,还可展现瓦岗寨是替天为民的正义之师:又有实惠又得名声。

翟让很爽快地批准了李勣这一建议。自此,瓦岗军供应充足,武器精良,还有余力时常接济一下周边百姓,在普通百姓心中地位越来越高,来投奔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快便发展为万余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