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巴金的轻和重(1)

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 作者:邹士方


巴金的轻和重

1985年4月,北京饭店,由巴金的女儿李小林安排,我对巴老进行了单独采访。

巴老给我的初步印象是:深沉、内向、严肃。他不属于那种谈笑风生的作家,却是质朴的、坦诚的。他的声音低沉、凝重,不带感情色彩、总是一个频率。但谈话气氛并不是僵化的、死板的、冷漠的,而是像地下的千年暗河,孕育着无限生机,又像雪下的草根,浸透着蓬勃的春意。他对我的提问作答可以说是不假思索,十分简洁、精到。我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笑意,他似乎时时沉浸在思考之中。这使我想起他在《随想录》第一集中所讲的“因此今天鼓舞我奋勇前进的不仅是当前的大好形势,还有那至今仍在出血的我身上的内伤。老实说,我不笑的时候比笑的时候更多”。

首先,我请他谈谈对《人民政协报》的意见。巴老说,办得还不错,今后你们要注意对台工作,这很重要,首先要与海外人士联络,做好工作,使他们对祖国有所了解,密切他们与祖国的联系。

我又问起他目前的身体状况和今后的打算。他说:“现在生活不能自理,十分麻烦,处处要小心,怕再跌跤。我写作虽然困难,但还是可以写一些东西。《随想录》一共五本,现在还差一本没写完。这本写完后,我准备写一部小说,自传性质的,大概写几万字。如果没有各方面干扰的话,是可以写完的。”

这使我记起他在《随想录》第一集中说过的话:“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我自己,到了我成为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我当初读到这些话时,总感觉到它们具有一种悲剧的色彩,现在我倒以为它们更富于英雄主义意味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