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下如果已经理解并接受你的意见了,但没有采取行动的话,还不能算是达到“说服”。让部下理解、认同,这些步骤都一一确实完成之后,再就是要让对方“起而行”了。
让部下自动自发地去行动后,才可以说是达成说服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才能使其自动自发地行动呢?
情感反应器
研究职场心态的学者指出,要让对方放开心胸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让对方完全感受到你的善意。要不露痕迹地对对方表示好感,如此一来,才能一个一个解除对方心理的防备。
人心是很微妙的东西,你对别人友善,别人对你也会有善意的回应。对于说服这件事,受“对方是否对你有好感”有很大的影响。
举例来说,真正受女性欢迎的是有诚意的男性。用尽心力真诚地对待女性,备受关爱的女方逐渐被其感动,慢慢对其产生好感。这不只限于男女关系的交往,只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适用。
就拿说服一事来说,没有预先向对方表达善意,接下来的恐怕会是场苦战,光凭道理与理论无法让对方真正的信服,真正的说服需要与他人之间彻底地相互了解。
当我们以友好态度,真诚对待对方,渐渐地在他的心中也会像是装了个情感反应器般,以善意回应我们。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善意的互惠效果(或是回应)。”
在说服他人之前,务必联想到这个“情感反应器”,尽管只是如此,这也是说服他人的基本态度,希望能铭记在心。
擅于说服他人的人,常在无意识中灵活运用每个人心中的“情感反应器”,交游广阔、擅于社交的人,自然能体会这个道理。
感动对方的要素
想一想:你会因为什么样的刺激,什么样的情绪,而去做一件事呢?
其实,驱使人们去行动,往往有其动机,以下举出五个要素:
(1)由于好奇心、兴趣的刺激;
(2)接受其利益;
(3)频频被示好;
(4)认为有其必要性;
(5)担心、不安感被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