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人类思维
进行控制性思维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动化思维提供制衡。正如发生麻烦时,飞机机长可以关闭自动导航系统并自行控制飞机那样,控制性思维在非寻常事件发生时也会启动。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成功更正自己的错误?他们如何能学会更好地做出推论?
一种途径是让人们对自己的推理能力稍微谦虚一点。通常我们会在判断时过度自信(Blanton,Pelham,DeHart,& Carvallo,2001;Buehler,Griffin,& Ross,2002;Juslin,Winman,& Hansson,2007;Vallone,Griffin,Lin,& Ross,1990)。例如,有些老师会对男女生的能力差异毫无根据地过度自信。因此,任何想改进人类推理能力的人都会遇到一种过度自信障碍(overconfidence barrier)(Metcalfe,1998)。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推理过程非常完美,因此不需加以任何矫正。因此方法之一是直接指出过度自信这一问题,让人们思考一下他们犯错误的可能性。一组研究者采取了这种方法(Lord,Lepper,& Preston,1984),他们发现,当他们要求人们思考与他们自己观点相反的论点时,人们认识到还有其他的与自己不同的方式可以用来解释世界,因此他们在判断中所犯的错误减少许多(Anderson,Lepper,& Ross,1980;Hirt,Kardes,& Markman,2004;Mussweiler,Strack,& Pfeiffer,2000)。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教给人们一些有助于进行正确推理的基本统计知识和方法论原则,并期望他们将这些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许多这样的原则已经在统计及研究设计的课程中教授过。例如,你想用样本信息(例如一群福利金受领母亲)去推论总体时(例如所有福利金受领母亲),你必须要有一个庞大而无偏差的样本。学过这些课程的人会将这些原则用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吗?他们犯如本章所讨论的错误的可能性更小吗?关于这些问题,最近的许多研究提供了令人振奋的答案,显示人们的推理过程可以经由大学统计课程、研究设计的研究生训练甚至只是一节短短的课程而获得改进(Crandall & Greenfield,1986;Malloy,2001;Nisbett,Fong,Lehman,& Cheng,1987;Schaller,1996)。
例如,1987年,理查德·尼斯比特及其同事研究了各种不同的研究生训练如何影响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统计和方法论推理的问题——这正是我们在本章中所考虑的那一类推理,比如人们对如何从小样本信息中得出普遍结论的理解(见本页关于样本问题的“试一试!”练习)。研究人员预测心理系及医学系的学生的统计推理能力会比法律系及化学系的学生强,因为在心理系及医学系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有更多的统计训练。
正如图3.7所示,经过两年研究生课程的训练,心理系及医学系的研究生在统计推理能力方面的进步比法律系及化学系的研究生更多。心理系研究生的进步格外让人印象深刻。很有趣的是,这些学生在毕业记录考试中的表现都是一样优秀,可见他们的整体智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差异。相反,他们所接受的不同训练会影响他们如何正确地及合乎逻辑地去推理每天所遇的问题(Nisbett et al.,1987)。因此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相信人们在本章中所犯的错误是可以克服的,并且你不需到研究生院去学习如何克服,有时只需考虑一下相对的立场即可,如同洛德(Lord)及其同事(1984)实验中的被试一样。此外,正式的统计训练不论是对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大有裨益。因此,如果你对大学统计课程感到十分恐惧,那么不妨鼓励一下自己,这不仅是你的专业需要,而且也可以改进你的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