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柳刚:我看加里?贝克尔和乔治?斯蒂格勒那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假设偏好的稳定性。为什么要加这个假设?现在行为经济学和试验经济学对偏好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个人的偏好有时候是不稳定的,您觉得这会动摇经济学的基础吗?
■林老师:我看这主要是如何理解人追求的是什么,在效用函数中所要最大化的是什么。如果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出发来看问题,那么偏好是稳定的。比如,加里?贝克尔在他的那篇文章里提到的冬天人们希望有暖气,夏天人们希望有冷气。如果从人追求的是暖气或冷气来看,偏好肯定是要变的,你不会在冬天开暖气,在夏天也开暖气,偏好是改变了的。但如果从我们追求的是舒适来看,那么偏好没改变,冬天的时候需要暖气才舒适,夏天的时候需要冷气才舒适。贝克尔的例子让我想起了在《传习录》里王阳明和他的学生的一段对话,他的一位得意门生徐爱问到,孝有那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说“冬温夏凊”,标准是什么?王阳明回答说,这是孝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为了让父母舒适。冬天的时候,就要先跑到床铺里面,把床被睡暖了以后,才请父母亲进来睡,这是“冬温”;夏天的时候,先把席擦得凉凉的、干干净净的,才请父母亲进来睡,这是“夏凊”。这不是夏天和冬天的孝的偏好不同,而是在夏天和冬天让父母舒适的方式不一样,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孝。我同意贝克尔的看法,偏好是否改变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到效用函数里面的变量是具体的东西,还是属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的因素,如果是后者,偏好是不变的。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经常不容易直接观察到,而最基本需求的满足经常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手段,这些具体手段会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如上述所举的气候的变化,或是个人的财富、年龄等的变化,而必须有所变动,才能最好地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且,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也不止一项,在各项最基本需求之间也有替代。例如财富和社会尊重,一个人的财富多了,财富的边际效用会下降,而社会尊重的边际效用会提高,或者,社会的情况发生外生变化,例如天灾人祸,使在这一个时点上,从事社会公益带来的社会尊重提高,那么,一个理性的人也会在那个时点舍财行善。所以,一个理性的人不会只最大化财富而已。但是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和一般理论模型中,为了易于操作、易于衡量,通常把中间的手段变量作为最大化的目标,而且,只最大化一个目标,例如利润最大化。那么,你就会发现有些现象你不能解释,例如在某种情况下,有些人会为了社会公益而放弃利润,于是,就让人认为这是偏好变了。经济学中的任何理论模型,甚至任何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模型,都只是人类行为本身的某一侧面的一个剪影,而不是人类行为本身。在佛经里,如来经常告诫他的弟子,佛所说法,如指月的手,帮助佛所说法,如指月的手,帮助大家看到月,但是不要把手指当做月。
大家看到月,但是不要把手指当做月。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也一样,只是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经济社会行为的手指。现在行为经济学中所发现的偏好的不稳定是把满足人类最基本需求的中间、手段变量作为人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