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关于道德情感--序李建华教授《道德情感论》(3)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作者:万俊人


我的价值判断和学术判断或许带有我主观上“无所不用其极”激烈色彩,但道德情感课题研究的现代贫乏应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在此意义上,我对于任何相关探究的尝试都抱有积极的赞赏和热切的期待。所以,当学友李建华教授告知我其新作《道德情感论》即将杀青时,我便禁不住为之击掌鸣锣。我知道,建华君的这部新著是在他以前的博士学位论文之基础上缮作而成的。作为其学位论文,我曾有幸以评阅人的身份先睹为快,对其许多真知灼见有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关于道德情感的心理发生机制以及道德情感在人的道德生活中的原发性基础地位与作用等问题的探讨,让我殊感清新,有久别重逢的快悦。此次付诸刊印,建华君又作了许多修缮补充,其中汲收了不少论文评阅人和参加论文答辩会的专家的意见,乃至在行文表述等技术层面上也有相当改进。

我一向怯于对国内同道的作品发表评论,一则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心虚而致虚心;二则是因为我个人的研究兴趣过于偏狭,对他们的许多研究课题缺乏足够的知识,除了虚心学习外,不敢有些微学术造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想因为我个人的肤浅了解而影响广大读者的独立解读。我多次说过,读者而非专家才是伦理学作品的最终评判者,而事实上就伦理学这门特殊的学科而言,我以为绝不可能有真正的专家--除那些已被历史所证明和承认的伟大道学家或道德圣贤之外,只有真正的学者--道德是每一个真正的人所必须永远追求的境界,作为知识,它关乎人的终生,需要用心体会,用情感通,用理判别,用意(志)践行。

鉴于上述的一贯信念,我在此仍不能对建华君的新作有过多的评头品足,唯一能表达的是为之欢喜、为之和唱的心情。我必须坦率地说,建华君嘱我为之一序,实有些为难于我了,作为同辈学者,无论是学识,还是资历,我都不堪此重负。然,“于情”总是优先于“于理”,建华君的再三恳求使我无法坚辞,这种迁情避理的做法想必也有我渴望早日见到弥补现代伦理学研究中“性情”维度之缺失的心态作用罢。

记得建华君在其同名博士学位论文的“导言”前曾题引过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其曰:“感情是先于知识的,谁没有道德的情感,谁就不懂得道德。”这一定是建华君多年来躬身于道德心理情感课题的心意与立场的真实表达。既人此门,当启灵光。愿建华君一路前行,直抵西天。

2000年夏急就于北京西郊蓝旗营悠斋

(李建华著:《道德情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文章标题系新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