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为什么不被宏观调控的纺织厂业绩却蒸蒸日上?
在某个国家的山上,有一间纺织厂,在全国纺织产业长年不景气的情况下,业绩依然蒸蒸日上,受到媒体的注意。记者问厂长,到底什么是打败不景气的诀窍,厂长说:“您想听实话还是官方说法呢?”记者说:“当然是实话。”厂长说:“实话就是,我们这里交通不便,政府高层官员很少来这里管我们。”
经济学思维
在谈到市场时,我们常常会提到“看不见的手”,因为“看不见的手”是市场机制的同义词,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这个名词。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然而受到“看不见的手”驱使(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后来“看不见的手”便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用语,指市场的力量。这个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自由竞争,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
“看不见的手”,在幕后调节参与经济生活的每个人的行为,调节着有限的社会资源,合理地在各部门和各生产者之间的配置;这是一只只要有商品交换行为就存在的手。价格自由地反映着供需的变化,因此“看不见的手”的功能之一是配置稀缺资源,之二是分配商品和劳务。通过看不见的手,企业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由竞争的劳动供给决定的工资,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供给自动地创造需求,储蓄与投资保持平衡,通过自由竞争,整个经济体系达到均衡状态。
市场机制,是按照经济人的理性原则运作的。在市场机制中,消费者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朝向最有效率的方向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需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引领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
在正常的情况下,市场会以其内在的机制维持顺利运作,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理性经济人原则,以及在理性经济人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需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以看不见的力量支配着每个人,自然地按照市场规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