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
在街头阅读和购买阅读品,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而具体的道具就由报刊亭、赠品和小面额货币构成。在报刊亭能买到电话卡、饮料,但最重要的当然是印刷品,花花绿绿的印刷品标榜得极具煽情意味:满目都是大字报和美人图。在这里,阅读是一种消费行为,它因为具有感官性和对心理的刺激而获得青睐。
天气会对报刊亭的销售构成最大的影响,在好的天气,这个终端会聚集很多的人群,川流不息,由早到晚,而在下雨的天气,人流量减少了,报刊亭多少显得有点孤独。
北京的报刊亭几乎遍布于每一个十字路口,它的形状整齐划一,海报和商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装饰,因此并不显得单调;上海的报刊亭比较干净整洁,没有印刷品杂乱无章堆砌的乱,彬彬有礼的服务也使人乐意去接受一份杂志或一张报纸,像极了接受一份赠馈;而在广州,多以报摊的形式出现,附着在小零售店的门面前,显示出随意的性情以及虚弱的经营感。
如果存在一个游牧与栖息之地,报刊亭就是最好的放养的牧场,因为可以阅读到气味熟悉的印刷品,它让浪子以为,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像温柔地生活在本城。
购书中心 购书中心常常是阅读权力场的中心地带。一家人周末去书店读书并不在少数,但这只是表象,更多的人则匆匆而来,一边打手机交代生意,一边向购物车里扔那些看起来顺眼的书。买而不读是为贼,如若真是读书人,即便他真有偷的举措,也是不能扭送到公安局的,至多是对偷书失败的人给予处罚。
看来在购书中心这个终端,发生的不仅有交易,还有凶险,但购书中心的监控系统越来越先进了,对想冒险者来说是一场思想争斗和生死考验。购书中心的喧哗预示着它有着超级市场一般的命运,宁静被打破,庞大的商业现场让人无法滋生出阅读15分钟再决定是否购买的念头,而是匆匆而来,疲惫而去,被肿胀的书堆和书架弄得头晕眼花。
好在购书中心仍是无数读书人心目中的一个庇护之所,对为区别市井喧嚣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喧嚣喜闻乐见,每一个城市的购书中心大抵都有不同的造型和风格,如果深入到内部则殊途同归:热销的书和冷静的书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命运。
附:书店是百货公司,报摊是超市
1.书店和报摊,就像百货公司与超市的区别;
2.在书店永远觉得杂志不贵;
3.书店有更多的品牌杂志,报摊有更多的烂杂志;
4.书店对光线和音乐有要求,而报摊则无;
5.书店里永远不缺乏高挑的美女,报摊则只有老板娘;
6.在书店买的杂志阅读会更细密,在报摊买的杂志翻翻就扔了,尽管是同一本杂志;
7.购物环境能满足我这类人的虚荣心,即便买一把雨伞,也坚决要去百货公司;
8.杂志在报摊,是一种气质上的入乡随俗;杂志在书店,却显得比书籍更高级;
9.没有人能在报摊徘徊15分钟以上,除非他是统计员;
10.流动报摊不是创意,流动书店才是,为什么不可以给书店安上轮子?
11.书店永远充满主人的心机,报摊则千人一面;
12.如果一家百货公司主营书刊,附带卖些LV、GUCCI、BOSS,会不会就是大同世界?
13.记住,西单图书大厦和王府井图书大厦从来就不是书店和百货公司,你可以称之为超市、巨大号的报摊、主渠道的“甜水园”。新华书店既不新华,也不书店;
14.书店需要多一些玻璃橱窗才好,报摊需要多一些今日特价才好;
15.书店应该学习百货公司的买1000赠1000的连环返券,只须将书的定价提高一倍即可;
16.书店可以推出公司书架和家庭书架的首付业务,让读者先连书带架搬回去,再分期付款;
17.书店可以用自己的品牌策划出书,但这太像超市的做派,如家乐福火腿肠;
18.谁说CBD没文化,CBD的书店比中关村的书店火;
19.百货公司从不赖发票,书店经常,超市偶尔,报摊干脆没有;
20.书店和报摊因此更符合商人的习性;
21.百货公司和超市懂得用文化赚钱,书店和报摊懂得赚文化人的钱;
22.不要叹惜入错行,时光就是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