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想不死》媒体为什么需要精神领袖(2)

理想不死 作者:胡赳赳


与程益中的慷慨和激情相比,另一位精神领袖沈灏却显得内向和寡言,有人说白羊座的人最适宜当领袖,但事实上,领袖意味着他坐在哪个位子上,哪个位子就是首席。领袖气质并不是唐国强那样的表演,沈灏显然具有内省的气质、与人为善的气质,每一个同事都能从他那里得到尊重,受人尊重正是媒体人最好的一口。

领袖也不在年高,领袖是需要作为的,从《南方周末》到《城市画报》到《书城》再到21世纪报系,沈灏掌纹上的事业线有高潮有低迷也有命运多舛的时刻。沈灏被称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猛人,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王克勤正在成为新一代“扒粪”记者的楷模,他有着朴素的新闻观念,与其他玩文字活的记者不同的是,他的新闻都是身体力行得来的,有着扎实的调查材料。与此同时,另一位报道孙志刚事件的记者陈峰与其形成了一种呼应关系,陈峰报道孙志刚事件的稿子基本上无懈可击,没有留下授人以柄的漏洞,客观而生动,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法理并给出了事实,那是一篇近乎完美的报道。在“扒粪”的道路上,这二位当然也是精神领袖。

“行伍出身”的展江依然保持军人的作风,在他的办公室内,有一张行军床。他是一个语速和思维都很快的人,最重要的是,敢于担当。他所译介的《美国新闻史》和普利策系列作品以及《新闻报道与写作》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不仅如此,包括央视“新闻调查”等诸多媒体和栏目都把展江作为顾问,他在媒体圈里的影响也让他扮演着“教父”的角色。

胡舒立所做的《财经》杂志,除了与其有良好的政府关系以获得生存空间之外,还与她做新闻的理念息息相关,这也使其成为一个难得的精神领袖,在介入“南都案”的采访中,《财经》杂志在事情的起始点和转折点都作了澄清疑云的报道,实在难得。甚至于我们看见,胡舒立还有着长远的打算,在吸收新鲜血液方面,他们有能力解决应届研究生的落京户口问题,其能力和远见令人叹服。

崔恩卿的《信报》出了两本书,一本叫《老实交代》,另一本叫《上兵伐谋》,正是因为精神领袖的特质,才使几百万元启动一个日报成为可能。如果丁旺还活着,我相信,既使他动也不能动,资本和人才也会源源不断地涌来。这就是精神领袖。

具有企业精神的报纸是《经济观察报》,我们只能通过纸上阅读,来判断何力在后台的作为,只有通过对许知远和邹波的发掘,来认识他们的人才机制。

谭军波以做内容的出身搞起了发行,并且成就卓越,这种人,想不成为精神领袖也难。

据我看,精神领袖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不是需要打倒,而是需要扶持。没有精神领袖,传媒无从谈起,精神领袖太少,对传媒发展不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